新型沥青路面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R-RI PRC 新型沥青路面结构 New Asphalt Road Structure 张登良 教授 SMA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SMA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SMA矿粉质量的技术要求 *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 1. 特点: 沥青码蹄脂碎石(Stone Mastic Asphalt) ; 简称SMA 60年代源于德国,陆续在欧洲推广,90年代传到美国,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应用,现已成为交通部重点推广项目。 SMA属骨架密实结构,其组成为三多一少, 即粗集料多,填料多,沥青多,细集料少, 其矿料组成为间断级配。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排水沥青混凝土与SMA的剖面比较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构成 。 SMA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密水性及抗滑性,还可改善明视度和降低噪音。 与沥青混凝土相比,SMA的成本要增加20~25%。但其使用寿命可提高近一倍,且使用性能良好 T0327 ≥一个面:100 ≥两个面:90 % 具有一定破碎面积 的破碎砾石的含量 T0321 ≥42 BPN 石料磨光值 T0320 ≤1 % 软石含量 T0310 ≤1 %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T0312 ≤15 % 针片状颗粒含量 T0314 ≤12 % 坚固性 T0616 ≥5 级 与沥青的粘附性 T0304 ≤2.0 % 吸水率 T0304 ≥2.60 T/m3 视密度 T0317 ≤30 % 洛杉矶磨耗损失 T0316 ≤20 % 石料压碎值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单位 指标 ≤12% 坚固性 (0.3mm) ≥2.50 视密度 (T/m3) 技术要求 指标 ≥45% 棱角性 ≥60% 砂当量 技术要求 指标 ≥2.50 视密度(T/m3) ≤1% 含水率 ≤4% 参加回收粉尘以后的填料的塑性指数 ≤填料总质量的50% 回收粉尘的用量 ≤1 亲水系数 无团粒、不结块 外观 100% 90~100% 75~100% 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 技术要求 指标 集料 间断级配 dmax, 19mm, 16mm, 13mm, 9mm, 层厚2.2 dmax 粗集料要求高 坚硬,耐磨,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 矿粉 8~13% 砂 一般采用带棱角的人工砂 2. 组成材料 (b) 沥青 比沥青混凝土要粘稠一些,通常采用改性沥青。 沥青剂量 5.5~7.5% 粉胶比 1. 8~2.0 (1.2) (c) 纤维 稳定剂,其作用有: a. 吸附与吸收沥青 b. 加筋 c. 稳定 缓冲沥青膨胀 d. 增粘 可用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 木质素纤维质量标准 ?5% (以质量计) 含水量 纤维质量的 (5.0 ? 1.0)倍 吸油率 7.5 ? 1.0 pH值 (18? 5)%, 无挥发物 灰分含量 纤维长度? 6mm (70? 10)% 纤维长度? 6mm (85? 10)% (65? 10)% (30? 10)% 筛分析: 方法A:冲气筛分析 通过0.15mm 筛 方法B:普通筛分析 通过0.85mm 筛 通过0.425mm 筛 通过0.106mm 筛 指 标 试 验 矿物纤维规格 一般用石棉纤维 长度 6 mm 厚度 0.005 mm 德国造粒木纤维 JRS公司 VIATOP66型 纤维:沥青=2:1 长度 2~8mm 厚度 (直径) 4mm 沥青针入度 35~50 (0.1mm) 软化点温度 54~59度 纤维掺量: 木质素纤维:0.3~0.4% 矿物纤维:0.4~0.5% I. 木质素纤维优于矿物纤维,前者柔曲且有绒毛,后者直而光; II. 松散纤维优于造粒纤维,前者分散均匀且吸油率高,后者便于投料; III. 国产木纤维与进口纤维大体相当(吉林省公路局,宝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V. 增加纤维用量到0.5%可望取得更好效果 质量评比(车辙试验效果) 采用马歇尔试验正反各击50次(相当于揉搓机SGC100次)进行体积设计,结合谢伦堡析漏试验(170度,1h)和肯塔堡飞散试验(300转,30~33转/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