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庆市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提升配套能力为重点,坚持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软硬兼具的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重庆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奠定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创建了垂直整合和全微笑曲线的发展模式。惠普、宏碁、华硕、东芝、富士通等五大品牌,广达、富士康、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六大代工企业分别布局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500余家零部件企业聚集璧山、铜梁、永川、江津等区县,引进了惠普、华硕、佳杰、贝宝结算中心和惠普、宏碁研发中心等,形成了“品牌+代工+配套”的“5+6+500”产业体系和“研发+制造+结算”的发展模式。
2.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及软件业务收入2017.0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达45.8%。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1511.28亿元,年均增长率46.9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8个百分点。软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05.8亿元,年均增长率44.67%。
3.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比200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0万元/人?年,比2005年增长114%。
4.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2011年企业RD研发投入强度为1.2%,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0%,通信和数字医疗等相关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5.产业能耗水平有所下降。企业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加强,2011年制造业万元产值耗煤0.0138吨,比2005年下降了近20%。
6.物流大通道建成。“渝新欧”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开通,“渝深”和“渝沪”五定班列常态开行,重庆成为内陆首个中欧“安智贸”试点港口,实现多国海关“一卡通”。国际航空货运实现从无到有,国际出口货量增幅、货运航空公司数量、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国际货运航班频率在中西部位列第一。
表1 重庆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发展现状
重庆全国重庆全国
一、总产值(亿元)150.12330001511.2893000
在全国占比%0.451.6
在西部占比%23.6534.91
二、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141230―
三、利润率(%)1.913.465.84.4
四、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0.0172―0.0138―
五、RD研发投入强度(%)0.7―1.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尚待优化。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笔记本电脑行业一枝独秀,产值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40%,产业抗风险、抗市场波动能力不强。
表2 2011年重庆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各行业比重表
分 类2005年2011年
分类占比(%)分类占比(%)
重庆全国重庆全国
通信设备制造业19.4517.777.8315.67
雷达制造业00.2900.31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00.8900.79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030.8440.5428.6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29.9510.920.386.57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23.1327.258.2634.09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12.130.876.561.38
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业02.270.363.52
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10.158.111.122.9
其他电子信息行业5.20.814.956.18
2.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30家,其中百亿元以上的仅4家。除笔记本电脑产业外,其他领域尚缺乏规模较大、产品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较强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3.产业创新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RD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技术研发体系不健全,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仅为18%。云计算核心关键技术还需进一步突破。
4.行业服务体系尚待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特别是在软件和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测试、培训等公共性服务有待拓宽和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估和创新人才的评价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
(三)发展趋势。
1.人类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更新,全球主要国家都将电子信息产业视为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