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餐飲營養學陳立真編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分概論 第一節 水分的分布 第二節 水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水分的來源與需要量 第四節 水分的平衡 學習目標 研讀本章之後,讀者應能達成以下目標 了解人體內水分的分布。 認識水在人體生理功能所擔任的角色。 了解人體對水分的需要量。 了解人體水分平衡的重要性。 重要字彙 細胞內液 intracellular water;ICW 細胞外液 extracellular water;ECW 代謝水 metabolic water 水中毒 water introxication 第一節 水分的分布 成年男性體內平均約含55~65%的水,女性約含50~60%。身體內的水分可分為二大類: 1 細胞內液 intracellular water;ICW -存在於細胞之中,指細胞內的所有水分; 2 細胞外液 extracellular water;ECW ,包括:血漿、間質液(細胞與細胞間的液體)、各種器官之分泌性液體(用來當成運輸的水分)、密實組織液(存在於密實的結締組織、軟骨及硬骨中)。 第二節 水的生理功能 溶劑 輸送 潤滑作用 調節體溫 酸鹼平衡 溶劑 水是體內良好的溶劑和進行化學反應的媒介。人體許多分子都可溶解於水中,包括:礦物質、維生素、胺基酸、醣類以及其他小分子,而幾乎體內所有的生理與生化反應,都必須在有水的環境中進行。 輸送 當食物被消化所產生的養分被吸收後,血液及淋巴液中的水就負責進一步地輸送養分至細胞,以供細胞利用,並清除細胞所產生的廢物,經由血液輸送到腎臟,再由尿液排出。 潤滑作用 水是體內關節和肌肉間各種潤滑劑的主要成分,可減少身體活動部位的摩擦。液狀物質亦有緩衝作用,可用來保護內臟。 調節體溫 體內的水分具有調節體溫的功用,例如當天氣炎熱或激烈運動後,體溫過高時,皮膚內的汗腺 sweat glands 會增加汗水的分泌量,藉由汗水的蒸發,消耗掉體內過多的熱,而使體溫降低;而當天氣較冷時,皮膚僅排出正常的分泌量,用以維持體溫。 酸鹼平衡 血液的正常pH值為7.35~7.45之間,高於7.45為鹼中毒,低於7.35為酸中毒。由於醣類與脂質代謝時產生的二氧化碳 CO2 會溶於水中,以碳酸的形式在血液中運送,而使血液pH值上升;而為維持血液pH值的恆定,則會加強由肺部呼出CO2或由尿液排除碳酸。 第三節 水分的來源與需要量 水分的來源 飲料與食物 代謝所產生的水 水分的需要量 飲料與食物 人體對於水分的攝取主要來源為液體(如:水、飲料與湯汁等),是水分最主要的來源,約有1,200~1,500毫升;其次是存在食物中的水分,如蔬果類食物約含有70~95%的水分;肉類和麵包類則含有約30~40%水分,食物中的水約提供700~1,000毫升。 代謝所產生的水 人體代謝營養素時,最終產物是代謝水 metabolic water ,每種營養素產生的水量不同,如100公克的脂質、醣類及蛋白質分別產生的代謝水分別為:107.1、。每天由代謝所產生的水約有200~300毫升。 水分的需要量 人體每天水分的攝取量約1,500~3,000毫升之間。根據美國飲食建議攝取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 之建議,適當的喝水量:成人以1毫升/1大卡計,嬰兒則以1.5毫升/1大卡計算。這是由於兒童每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和代謝速率均較成年人高,再加上活動力強,因此嬰兒需要較多的水分以彌補過多的消耗。 第四節 水分的平衡 攝取與排除 脫水與中毒 攝取與排除 良好的健康依賴平衡之水分攝取及排除。正常情況下,水分的攝取及排除可經由不同途徑,排除的途徑包括:尿液、糞便以及從皮膚及呼吸道蒸發;當攝取量不足時,人體可由降低尿量而保存體內水分,但是水分仍然會持續經由皮膚及呼吸道的蒸發而流失。 在較乾燥炎熱的環境下(如運動、炎夏或坐飛機)或是特殊的生命期階段(如嬰幼兒、懷孕及哺乳期)都需要較多的水。而口渴敏感度不佳的老人,或是在高溫下從事劇烈工作或運動的人,更必須特別注意水分的攝取,以免產生脫水現象。 脫水與中毒 脫水 水中毒 脫水 水分不足會導致嚴重後果或死亡。任何導致身體水分快速流失的狀況都相當危險,如燒傷、發燒、中暑等。脫水初期的症狀是疲倦、頭痛、口乾舌燥、尿液味道重且顏色深,身體活動與精神反應都不佳。脫水量如達體重的20%即會導致昏迷與死亡。 老人與嬰兒較常見發生脫水,因老人口渴的感覺較遲緩,或可能使用利尿劑來控制血壓,而容易造成脫水;嬰兒則是因為體表面積較大而容易蒸散水分。此外,嚴重的腹瀉或嘔吐也會導致脫水。 水中毒 倘若水分攝取過量無法順利排出,而蓄積在體內時,即可能造成水中毒 water introxication ,使細胞內液增加導致腦細胞肥大,症狀有頭痛、反胃、嘔吐、抽筋等,更甚者會導致死亡。 ?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