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特性.docVIP

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特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特性 徐根娣1, 2,金婷婷2,刘鹏1, 2,黄朝表2,王芳2,俞芳2 1.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采用水培法,以2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浙春2号和浙春3号)为材料,研究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特征。大豆根系分泌大量柠檬酸呈现低铝促进高铝抑制的现象,同时还分泌少量草酸和琥珀酸,表明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与其耐铝机制有关。氨基酸分泌总量随着铝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中低铝质量浓度下,大豆根系分泌的氨基酸随铝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高铝浓度下,氨基酸的种类减少,各种氨基酸分泌量变化不一致。实验结果还显示,随着铝处理时间延长,铝毒害作用明显。 大豆;铝胁迫;有机酸;氨基酸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1204-06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通常以难溶性的硅酸盐或三氧化二铝的形式存在,对植物没有什么危害。铝并非植物矿质营养中的必需元素,而微量的铝可刺激一些植物的生长[1-3]。但在酸性条件下(pH5),难溶性的铝会变成可溶性铝(主要是Al3+),从而对植物产生危害。近年来,随着环境酸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尤其是酸雨的频繁沉降和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土壤酸化加剧,铝溶出增加,严重制约了植物的生长[3]。铝不仅是酸性土壤上土壤酸度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其交换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总量的20%~80%,导致土壤中阳离子易于淋失,致使磷、钾、钙、镁、硼、钼等营养元素缺乏[4]。因此,铝已经成为酸性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过量的铝胁迫已成为这种土壤中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3]。 近年来,有关植物的抗铝毒机理研究是植物营养生理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而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植物缓解铝毒的关系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Taylor[5]将植物的耐铝机制分为内部耐受和外部排斥两种类型,其中外部排斥机制受到研究者较多的重视[6]。研究者发现,在铝胁迫下,一些植物种类或植物的某些品种或基因型能够通过根尖分泌有机酸(大豆主要是根系分泌柠檬酸)与铝螯合,从而缓解或解除铝对植物的毒害,这一作用属外部排斥机制,是迄今发现的植物最重要的耐铝机制之一[7]。2000年,Ma[7]根据植物受铝胁迫后有机酸分泌时间上的差异将有机酸的分泌分为两种模式,模式I(铝处理和植物有机酸分泌间没有明显的延缓期)和模式II(有明显的延缓期);同年,Yang[8]等人指出,大豆在解除铝胁迫后,柠檬酸分泌还能持续6h,既大豆有机酸的分泌属于模式II。最新研究发现[9],大豆在铝毒胁迫下,其根尖细胞的质膜H+-ATP酶活性在耐铝大豆品种中明显比铝敏感品种高,由此指出,大豆是通过调节根尖细胞的质膜H+-ATP酶活性来实现柠檬酸的大量分泌。目前国内外有关大豆根系分泌物在耐铝方面的作用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酸,认为铝胁迫下大豆主要分泌柠檬酸[6, 8-13],同时有关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其他成分和其他有机酸在缓解铝胁迫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大豆根系分泌物(有机酸、氨基酸)对缓解铝毒的响应。为增强大豆的耐铝毒能力奠定基础,为妥善解决我国南方广大红壤存在土壤酸性及相应的铝毒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大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组提供的优质高产大豆(Glycine max)“浙春2号”和“浙春3号”2个品种。 供试药品:铝肥用硫酸铝(分子式:Al2(SO4)3·18H2O),为分析纯。氨基酸和有机酸标准样品均为分析纯,实验时配制成相应质量浓度。 供试仪器:UV-7504紫外分光光度计,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超声波洗器,P/ACE MDQ Capillary Electrophresis System毛细管电泳仪(长50 cm、内径25 μm石英毛细管,Beckman coluter 公司USA)等。 采用根箱水培技术,以已筛选出来的二个耐铝性不同的大豆品种浙春2号(铝耐性)和浙春3号(铝敏感)[14]为实验材料,选择大小一致、圆润饱满的种子,经表面消毒(10%H2O2,5 min)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阴干后均匀播于草炭土(商业草炭土和石英砂以31混合)中,于恒温箱中25 ℃黑暗条件下催芽萌发4 d。当幼苗两片叶子展开时,将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用海绵包住茎,移栽到盖上有小孔的水培箱中,培养液采用Hoagland完全培养液。2 d换一次营养液,每天通气4h。实验重复3次。 Fig. 2 The effect of Al on the content of oxalic acid from soybean root exudates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