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缅贸易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

论文摘要 虽然中缅交通上和贸易上的具体联系,在公元前二三世纪时即已开始,但 直到清朝时期,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才完全显现出来。清代中缅贸易主 要分为两种形式: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然而,清初因为内外的各种不安定因 素,缅甸并没有成为清朝的朝贡国,两国的宗藩关系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 才确立。 此后缅甸国王定期派遣使团携带贡品来华朝贡,使团回缅时,清廷赠 送大量精美的丝绸、瓷器作为回赐品,于是朝贡活动使朝贡与贸易成为一个整 体,而且缅甸国王越来越为了经济利益而频繁来华朝贡。而民间贸易则主要是 中国西南边境云南地区与缅甸间的贸易,此贸易的主要承担者是云南的外贸商 人及商帮,他们以骡马为运输工具,交易地点也集中在中缅间的贸易重镇,如 永昌、腾越、大理、八莫、仰光等。久而久之,中缅间也形成了渐趋稳定的贸 易商道,陆路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自川南入滇至大理经永昌、腾越进入缅境; 另一条起自昆明经楚雄到大理与川滇通缅道路会合。而水路主要是来自广州和 福建的大船运送货物由腾越下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而达仰光,由此与缅甸 各地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咸丰初年,随着英国占领下缅甸,上缅甸也成为英国势力 范围,中缅贸易完全为英国所操纵,原来互通有无的商道,成了英国向我西南 地区倾销商品的孔道。但是排除此种因素,综观清代中缅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 发现,其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为大西南 开通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道路。 本论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重点阐述清代中缅贸易的背景。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对缅贸易 状况和中缅贸易发生的经济学分析,以此说明清代中缅贸易发生的必然性。第 二章主要论述中国与缅甸的贸易,其中包括中缅朝贡贸易、民间贸易和英占缅 甸后中缅贸易的变化,本章主旨在于阐明清代中缅贸易的详细规则、过程及相 应的管理机构。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代中缅贸易的内容,本章不仅具体分析了 缅甸对清的大宗出口物而且也详细分析了中国对缅的大宗出口物及进出口商品 的特点。第四章具体论述了清代中缅贸易的主体,他们主要是朝贡使团、外贸 1 商和在缅华侨。第五章主要阐述了清代中缅贸易的商道及承担双方贸易的重镇, 并示以地图作清晰展示。第六章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在物质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分 析清代中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清朝;缅甸;朝贡贸易;民间贸易 2 ABSTRACT Transport an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had existed since the second or third century B.C.,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Qing Dynasty period that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were fully manifested. Sino-Burmese trade had two forms, tributary trade and civil trad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various unstable factor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Burma had not yet become a tributa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d not been set until 1790. Since then, Burmese king dispatched at regular intervals tribute missions to China, with formal tr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