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IVINELAND 魅力城市
龙泉青瓷
千峰翠色 源远流长
本刊记者 邹俊 童应龙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 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
族的骄傲。东汉浙江的越窑青瓷是中国最早发明的瓷器。唐 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而龙
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 泉窑青瓷又更被世人称为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尽将青瓷 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
釉色之“千峰翠色”的绝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驰名中外的 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
龙泉青瓷则是在越窑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写 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
道:“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龙泉是个不同凡响的县份。一千 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
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 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
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而龙 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
泉一名,也就由此而传遍天下。” 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
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4个
龙泉青瓷之路 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
考古发现证明,龙泉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东 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
晋太宁元年 (323年),建置龙渊乡;唐武德三年 (620年), 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
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渊乡为龙泉乡;唐乾元二年(759年) 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
置县。这里群山延绵,林木葱郁,瓷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又 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
是瓯江的发源地,素有“瓯婺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 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这4个阶
咽喉”之称。这些为制瓷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便利的 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
水陆运输条件。聪慧的龙泉人正是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资
源,烧制出了驰名中外的龙泉青瓷。
古陶瓷研究泰斗冯先铭先生在《古陶瓷鉴赏》和《中国
陶瓷史》等书中写道:“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我
国烧造青瓷的历史十分久远,浙江地区烧造青瓷的历史遗迹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从原始青瓷到龙泉青瓷经历了将近两
千年的岁月,历史之悠久罕有能与之伦比……”。
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
“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
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
三国越窑青瓷龙形提梁虎子
108
魅力城市 DIVINELAND
东晋越窑青瓷点彩蛙形插座
五代到北宋早期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
五代 六管瓶(大窑龙泉窑遗址烧制)五代龙泉
林茂密,瓷石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是瓯江 北宋龙泉窑青瓷五管瓶 窑,胎质灰白细洁,施淡、青色或淡青泛黄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