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1卷第 4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 7月
Vol. 31 №. 4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Hum. Soc. Sci. July , 2003
X
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
李 伟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安徽 芜湖 241000
关键词 : 康德 ; 判断在先 ; 心意状态 ; 契合 ; 类比
摘 要 :“判断在先”原则是康德美学体系的“钥匙” , 康德美学诸要义均可由此生发出来。这也是康德
美学先验人类学立场的集中体现。
中图分类号 : B516. 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2435 2003 04 - 0407 - 07
On the principle of“judging before enjoying”in Kant’ s aesthetics
LI We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U , Wuhu 241000 , China
Key words : Kant ; judging before enjoying ; state of mind ; agreement ; analogy
Abstract : The principle of“judging before enjoying ”is the key to Kant’ s aesthetics ,from which the gists of Kant’ s
aeshetics are generated. It’ s also a centralized reflection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tand of apriorism.
面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性。单纯感官的快适无概念
亦不要求普遍性 , 自安其分 ; 善的愉快由于有概
一、 “这是一件难解之事”
念作保 , 普遍性不在话下 ; 只有“美”的愉快最
为特殊 , 它无概念却又执意要求普遍性 , 否则它
康德美学是对美感经验的哲学分析、思考与
又会灰飞烟灭 , 面目全无。总之 , 审美 鉴赏
升华 , 用哲学方法分析处理心理现象 ; 这不仅摆
判断是一种不虑及对象任何利害关系且要求一种
脱了美感经验描不胜描的烦琐与浮浅 , 而且使美
非关概念的普遍有效性的直接的情感判断。鉴赏
学真正成为“人”的美学 : 美感问题离不开人、
判断无利害、无概念又要求一种普遍性 , 实在是
人性及人本身 , 要把美感经验推到理性面前甚至
个大难题。康德自知是“一件难解之事” ,“付出
是形上层面 , 作抽象思辨 , 以期对其作出理性的
不少辛劳”是必然的。
整合。这种“哲学 ?心理学”的方法不是要追问
众所周知 , 从逻辑上量的范畴来看 , 任何鉴
客观对象何以为美 , 而要分析判明对象在什么主
赏判断都是单称的 , 显然不具有全称判断量上的
观条件下方才为美。康德美学这种凸显人的主观
普遍性 ; 况且 , 美又与概念无缘 , 因而亦无概念
能力的理论特色是其人类学立场使然。由于美感
带来的客观上的普遍性。因此 , 审美判断既无逻
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纽带功能以及它作为美的唯
[1 ] P3 - 5
辑上普遍的量 , 亦无客观上普遍的量。既然不是
一确证途径 , 致使康德对美的分析不得不
逻辑的、客观的量 , 那它就只能是心理 即期待
从美感的分析入手。
中 的、主观的量。康德说 : “凡是不基于对事
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
[2 ] P38
物的概念 哪怕仅是经验概念 的普遍性 , 绝不
何利害的” , 即“审美无利害” , 但“我们对
于这个具有极大重要性的命题不能作出更好的解 是逻辑的 , 而是审美的 , 那就是说 , 它不含有判
断的客观的量 , 而只是含有主观的量”; 康德给
释了 , 除非我们把那种和利害结合着的愉悦与鉴
了它一个特定的词“共同有效性” Ge2
赏判断中这种纯粹的、无利害的愉悦对立起来
[2 ] P39 - 40
” 因此 , 康德对美感特征的界定是在 meingueltigkeit ; 并且说 : “这名词不是指表象对
其与感官愉快和善的愉快的比较中见出的 , 论述 认识能力的关系 , 而是指表象对每个主体的快感
[3 ] P51
时又把美、美感和审美三者捉置一处 , 平行比 及不快感的关系。 ” 一言以蔽之 , 美具有主
较。康德认为 , 快适、美、善这三种愉快在量方 观上量的普遍有效性 , 即“共同有效性”。
X收稿日期 : 2003 - 01 - 03
作者简介 : 李伟 1982? , 男 , 安徽太和人 , 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 2002级硕士研究生。408 安徽师范大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