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打工仔
何慕 著
作者简历
何慕,原名何奎柱。
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984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曾任校学生会常务副主席。
1988年毕业后,先后在上海霞飞化日用妆品厂、中美合资上海康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中美合资天津统泰食品有限公司上海营业所做推销员及市场营销策划管理工作。
1995年受聘于浙江天翁保健品有限公司, “年薪50万”,被舆论界誉为“中国第一打工仔”。半年后被解聘。
1996年,任浙江万顺集团何慕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与营销结缘——何幕个人成长简历
198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8年至1995年,先后在上海霞飞日用化工厂、中美合资康美国际化妆品公司、天津统泰食品公司担任推销员、区域经理、全国营销部经理、营销总经理等职
1995年,受聘浙江某企业,年薪50万,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打工仔”
1995年末,开办国内首家乡镇连锁超市——何慕超市
1996年开始,逐步介入专业营销咨询领域,曾为国内数百家企业提供实效营销咨询服务
目前,担任国内著名营销咨询机构——上海联纵智达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首席营销顾问;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销售与市场》、《新营销》等多家专业媒体高级营销顾问
曾获得“中国十大策划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0位重要人物”之一、“最受中国营销人喜爱和推崇的人”、“中国营销高手培育导师”、“中国招商第一人”、“中国最具系统与实战能力的咨询人” “中国最影响力的100位策划人”等称号与评价。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武功最高的境界是“剑在心中”,“无招胜有招”。何慕对营销的感悟和对实操策略与战术的把握,似乎也达到了这种“无招”的境界……
“无招”何慕
在中国营销咨询行业里,很难找到一位与何慕相同或相似的咨询人。
1988年拿着经济学学士的文凭,离开复旦大学校门,扔掉当时令人羡慕的省厅级单位“铁饭碗”,一头扎进商海,至今的16个年头里,历经坎坷,也屡创辉煌,始终未曾离开他心爱的营销领域。从最基层的厂家推销员、区域销售主管、营销总经理,到与厂家面对面的中间商和零售商,以及为企业提供专业营销咨询服务的咨询人,和多所著名大学的营销学课座教授,18年间,何慕几乎担当过产品营销过程中每一个角色。用何慕自己的话说“我的每根血管里都流淌着‘营销的血’……”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武功最高的境界是“剑在心中”,“无招胜有招”。何慕对营销的感悟和对实操策略与战术的把握,似乎也达到了这种“无招”的境界。
与何慕交流,无论话题是企业经营,还是国家大事或生活琐事,你会惊奇地发现,他探讨和分析任何问题,都自觉不自觉地带着其固有的系统营销的思维方法,但却很少听到所谓“营销专业术语”或“中英文结合”的语句。何慕常说:“企业经营不是玩花架子,持续的盈利、增值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作为营销咨询公司和咨询人,只有满足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达成理想的市场目标,才会有生存的理由、土壤和空气。任何夸夸其谈的理论与高调都只能蒙混一时。企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销量与利润提升,需要持续、长久的增值与发展,只有实战、实际、实操、实效,才是硬道理”。
在从事专业营销咨询9年多的时间里,何慕和他的联纵智达实战团队曾为数百家或大或小的客户提供过或长或短的营销咨询服务,深得客户赞誉。经过9年多的不懈努力,联纵智达至今已成为中国专业营销咨询公司的著名品牌,何慕也已成为“最受中国营销人喜爱和推崇的人”。
市场业绩的红线飙升与客户的高度认可,认证了何慕所说的这种“硬道理”的存在,也彰显着联纵智达这群市场“无招”高手的真功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些美好的、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
有一部电影叫《山间铃响马帮来》,里面的一些劳苦大众,长年生活在深山里,没有盐吃。他们一听到马帮的铃声,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我很能体会这种感情。每天下午,夕阳西照的时候,我听到平板车的铃声,心里就涌现出类似哥伦布航海启程时的激情。
在捡破烂的人群里,我的年龄和个头都是最小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工作业绩。我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盯上一辆新到的平板车,并能占据最好的位置,以熟练的手法挖出一个个令人羡慕的“宝藏”。
不过我也有一个对手,他是个近60岁的老头,瘦高个子,身子像大虾一样弯曲着,满脸又粗又深的皱纹里填满了泥土和垃圾。有几次我甚至想用手里的二齿钩在他脸上挠几把,看看皱纹里是不是也埋了一些值钱的东西。
我给这个老头起了个外号叫“猴巴”。这个猴巴可以称得上是个破烂王,一年到头长到垃圾堆上,手执一根又细又长的二齿钩,什么宝贝也逃不过他那细长的小眼睛。
猴巴使二齿钩的手法堪称一绝。有的时候我挠出一个破瓶子,手刚刚摸到它,猴巴的二齿钩就不知何时从天而降,两根齿子正好扒在我的小手两侧,刚好把我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