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6月号医学下旬刊第10卷第18期
Journalof Sci No.18
YangtzeUniversity(NatEdit)Jun.2013,V01.i0
射频理疗与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对比观察
陈爱萍,刘 芳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结合理疗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手术治疗者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及骨科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
分2组:A组20例使用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B组20例行射频结合理疗。结果:40例患者均参加随
访6个月。术后1周和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行t检验,疗效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结合理疗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
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均与手术病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理疗更为
廉价、安全、副作用小、风险小。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颈前路手术;理疗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志码]A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松弛,椎间盘内髓核组织从破裂处脱出或突出到椎管内,压
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症状,多是由于外伤或反复劳损者所导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我
科通过中药、针灸、牵引、推拿及在CT及C臂引导下联合应用射频、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与
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及骨科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C5/6椎问盘突出10例,C6/7椎间盘突出6例。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治疗前均行MRI、
X线、CT检查,均已经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并排除其他疾病。本实验设计、实施、评估者、资料收
集均由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及骨科医生配合完成,评估采用盲法。
1.2方法
1.2.1颈椎间盘射频靶点治疗 患者仰卧于CT床上,颈部垫枕增宽椎间隙以便于进针。CT扫描定
位,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定双极射频热凝的椎间隙并标记。采用颈椎穿刺人路。进针点在中线旁开
2~3cm处(即甲状腺外缘与颈动脉之间),常规消毒铺巾,将颈动脉推向外侧,1%利多卡因2~3ml局
麻。在CT引导下分别将两根射频穿刺针从穿刺点分别进入相应椎间盘靶点确认两穿刺针前端距离不超
过0.5cm,先用50Hz感觉测试、2Hz运动觉测试.确认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后开始双极射频热凝治疗,
给予80℃、120s,90。C、120s连续5个周期射频治疗,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1]。
1.2.2 中医针灸疗法 因为病变部位在颈部,依据“头项寻列缺”的规律取列缺以及颈夹脊为主穴,
[收稿日期]2013—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陈爱萍(1975一),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康复医学临床与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第10卷第18期 陈爱萍等:射频理疗与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观察
取风池、天柱、完骨、大椎、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后溪为配穴,操作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局
部消毒后用1.o~1.5寸针刺穴位,针刺时以平补平泻手法。出现酸胀或者走窜感为宜,留30min左右
即可[2]。以上治疗方法持续2周。
针灸主要采用的是捻转手法,主要的治疗穴位为患侧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大椎及天柱。通常
在治疗神经根型患者时取穴:颈夹脊、曲池、肩髑、外关、偏历、合谷;治疗椎动脉型取穴:完骨、风
池、天柱、颈百会、夹脊、四神聪、内关、上星、太阳;治疗交感神经型取穴:内关、颈夹脊、合谷、
曲池、风门、足三里、三阴交、神门、肺俞。针灸治疗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L3j。
1.2.3 中医手法推拿采用理筋和整复手法。患者坐位,全身放松,医者站于其后,先用理筋手法,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