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月号农学中旬刊 第10卷 第11期
·72 ·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at Sci Edit) Apr.2013, Vol.10 No.11
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陕西关中沙苑地区为例
王 龙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杨秀英 (渭南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系, 陕西 渭南714000)
屈 清, 刁德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摘要]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沙苑地区自然条件特殊、 生态环境脆弱、 人地矛盾突出。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
上, 对该地区人地关系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剖析了该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协调人地
关系的主要途径, 并结合区域实际, 从人地协调视角提出了沙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人地关系; 沙苑地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K901; F301.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1409 (2013) 11 0072 04
[1]
人地关系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 也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人地
关系即是包括人口在内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脆弱地区人地关系是区域
“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综合作用的表现。 生态脆弱地区人地关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
[2-3]
果 , 但对人地关系演变及协调的实证研究成果尚较少。 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陕西关中沙
苑这一生态脆弱区的人地关系变化与现状进行剖析, 针对当前主要的人地矛盾分别提出协调人地关系与
可持续发展对策, 以期为科学指导大荔沙苑地区人口、 社会、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沙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
渭南市大荔县县城以南, 东临黄河,
处在渭河与洛河之间, 属于河岸沙
丘地貌类型的典型地区, 是在非干
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的特殊沙质荒
[4]
漠景观 。 沙苑东西长约40km, 南
北宽8~12km, 总面积约458.27km2
[5]
(图1 )。 沙苑地区现辖10个乡镇
和2个国营农场, 总人口23 万。 区
内沙丘起伏不平, 地表形态以平沙
地、 带状沙梁、 沙窝和个体固定沙
丘为主; 海拨329~358m, 年均降雨
量418~587mm。
大荔沙苑区现有耕地 2.49 万
2 2 图1 沙苑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hm , 林业用地2.03万hm , 其他村
2
庄、 道路用地 1.43 万 hm 。 土壤类
[收稿日期] 2013 03 20
[作者简介] 王 龙 (1988 ), 男, 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地貌与灾害地貌。
第10卷 第11期 王 龙等: 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协调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关中沙苑地区为例 ·73 ·
型主要是风沙土, 肥力较低。 区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农业人口比重高, 人均收入低。
沙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压力大, 人地矛盾突出。
2 沙苑地区人地关系的变化与现状
2.1 人地关系的历史变化
[6] [7]
据王元林 、 张健 的研究考证, 历史上, 在自然与人为作用的双重影响下, 沙苑地区景观格局
和人地关系发生了多次变化。 先秦时代之前, 沙苑地区的气候环境趋于温湿, 此时的人类活动以捕鱼狩
猎为主, 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先秦至北魏时期, 沙苑仍是河湖湿地, 但已逐渐成为军队牧马和驻兵场
所, 人类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扰动仍十分有限。 隋唐至明中叶, 沙苑地区的人类活动以牧马和屯田为
主, 开发强度逐渐增大。 明中叶至解放前, 由于长期过度的放牧、 垦殖, 沙苑地区环境恶化, 沙丘连
绵, 人地矛盾已十分突出。
解放后,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沙, 经过数十年植树造林, 防风固沙, 大荔沙苑区流沙
基本得到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