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doc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全面认识自我,认真分析当前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及行动措施,以期实现良好的人职匹配,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1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和国外研究 1.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始于20世纪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和逐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职业指导,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演变实质是随着职业指导理论的不断深化,思想和观念不断革新,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1.1.1 职业与职业指导阶段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的最初形式是以职业指导形式出现的。职业指导的正式形成一般以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1908年创立地方职业局为标志。帕森斯教授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特质—因素理论):首先不需要对你自身、你的天赋、能力、兴趣、志向、资源、限制条件,以及种种原因考虑清楚;第二就是要对不同行业的工作要求、成功要素、优缺点、发展前景以及机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三在这两组要素间进行最佳搭配。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基于经验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强调择业过程中的人—职匹配。 1950年后,沿着匹配论思想,霍兰德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类型理论(typologytheory),该理论克服了以往能力测验和兴趣测验的不足,科学地将人格和职业两个方面概括为六个基本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测验问卷。由于这个问卷简单易行,因而广受欢迎。 1.1.2 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阶段 自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开始,职业指导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由静态的、一次完成的职业指导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核心人物是萨帕(Super)。1953年,萨帕(Super)在继承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二是职业指导观念向职业辅导观念的转变,即将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辅导,导致这种转变的核心人物是罗杰斯(Rogers)。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询者中心治疗》,在这两本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其人本主义思想。 1.1.3 全面生涯发展与辅导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尽管职业生涯(career)用词未变,但其内涵却在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理论不只是包含职业生涯,而是进一步扩大到家庭生活。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有两条线:一条源于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条则是出自组织心理学研究。 在职业心理学领域中,持生涯发展观点的还有麦克丹尼尔斯(McDaniels)和威波斯特尔(Webster)。麦克丹尼尔斯(1978)将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其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休闲活动的整体生活型态;威波斯特尔(1986)将生涯定义为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哈佛大学的雪恩(Schein)则从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系统地考察了人的生涯发展。为了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1.2 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现状 沈之菲(2005)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一文中指出美国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约有23~32%的18岁青年学生仍不能确定自己的主修科系和生涯发展方向,显示大学生缺乏生涯定向情形的普遍很严重。职业生涯研究起源于美国,国内的相关研究在国外都有详细的研究。除此之外,国外研究还有一些国内未曾涉及或涉及较少的角度。 Hindi, Khasawneh, Qablan and Al-Omari (2008)从家庭关系这一角度探究家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和亲密的家庭文化使得家长在塑造孩子的职业生涯方面有极大影响力。 Khasawneh, Samer(2010)在借鉴Fisher and Griggs (1995)提出了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六因素(父母、朋友或同行、教师、种族和性别、大学的成绩和自我效能、消极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Jordan university大学的实证研究,重新确定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强的影响因素是家长,老师,朋友,和高中学术经验和自我效能,The factors of ethnic-gender expectations and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