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师 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年第 56卷 第 5期 (总第 238期)
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2011 Vo1.56 No.5(GeneralNo.238)
齐鲁文化研究 (学术主持人:王志民)
汉代 《诗》学渊源新论
孟子与汉代 《诗》学渊源的地域性考察
李 华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 汉代 《诗》学渊源问题是聚讼千载的公案,素来学界多将之归于荀子,而于孟子的传 《诗》之功却鲜有
置喙。但是结合最新考古成果、从文化地理角度对影响先秦两汉时期 《诗》学发展的地域文化因素详加梳理却会发
现:先秦时期至汉代初年,孟子的活动场所与影响所及,主要集 中在齐鲁和南楚地 区,而这两大 区域恰恰是春秋 以
来 《诗》的主要传播地与保存地,共 同的地域文化倾向与共同的传承者,不仅为两者在秦汉年间的汇流奠定 了坚实
基础,也为汉代 《诗》学中呈现出的诸多宗孟面貌提供了合理解释。换而言之,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看,汉代 《诗》学
导源于孟子的倾向明显。
关键词 : 《诗》;孟子;渊源;齐鲁;楚地
中图分类号: 1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1)05—0083—10
汉代 《诗》学是汉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之名、更况论以 “子”敬称;为何汉代的核心 《诗》
解汉代学术往往首先着眼于此。然而由于年代久 学观点均与孟子相关 J,而于苟子 《诗》学却仅表
远、文献缺失及固有定见等诸多限制,汉代 《诗》 现为字义的相合……以上种种均提醒我们,目前
学的渊源问题却向来争讼不绝、难有定论,斯狱千 对孟子与汉代诗学渊源关系的判定当有疏失。
年难断。其中,由于苟子距离汉世较近、引 《诗》 幸而大地献宝,近年来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
最多等种种原因,前贤时修多倾向于将汉代四家 的相继出现,使得战国秦汉之际的学术史、《诗》
诗溯源至苟子②,甚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宋人之 学史得到了改写,这为我们重新审视汉代 《诗》学
学为直接孟 氏……汉人之学为源于荀卿”_1](V14) 渊源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
的观点。然而,这一论断却始终无法拨开笼罩于 献结合,我们能够清晰发现:虽然从时间角度来
汉代 《诗》学之上的诸多迷雾。例如汉代四家诗 看,汉代 《诗》学渊源脉络模糊不清、难以确指;但
学者为何多对孟子以“子”敬称,却极少言及苟子 从空间传播的角度来看,汉代 《诗》学保存和流传
}收稿 日期 :2011—08—06
作者简介:李华(1982一 ),女,山东济宁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①基金项 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齐鲁文化与周秦文明重心的演变”(08BZSO06)的阶段性成果。
②如汪中 《述学 ·苟卿子通论》认为鲁、韩、毛三家 《诗》同源异流,共祖苟子。清人王先谦明确指出鲁诗之学本于苟子 :“《鲁诗》授
受源流,《汉书》章章可考。申公受 《诗》于浮邱伯,伯乃苟卿门人也。刘向校录孙卿书,亦云浮邱伯受业于孙卿,为名儒。是申公z学出
自苟子。”(见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页)清人陈乔枞在 《鲁诗遗说考 ·鲁诗叙录》中也持相同观点:“申公之学
出自苟子。”皮锡瑞的 《经学历史》亦持论相同称 :“《鲁诗》出于申公,则 《鲁诗》亦苟子所传。”刘师培 《经学教科书》第六课 《孔子之传经》
则指出鲁诗与毛诗共祖苟子 :“《诗经》之学,由孔子授子夏,六传而至苟卿,苟卿授诗浮邱伯,为鲁诗之祖;复以 《诗经》授毛亨,为毛诗之
祖。”此外,荀子亦被列入毛诗的传授谱系之后,如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孔子删 《诗》授 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 申授魏
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