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源自任何微小的有益的改变——论盖恩斯小说《临终一课》人物格兰特内心改变的意义.pdfVIP

进步源自任何微小的有益的改变——论盖恩斯小说《临终一课》人物格兰特内心改变的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5l 进步源 自僚何微小的有益的改变 — — 论盖恩斯小说 《临终一课》人物格兰特内心改变的意义 栾 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语学院,上海 201620) 摘要:文章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探讨美国黑人 j、况家盖恩斯 《临终一课》人物格兰特 “人格分裂”及 其内心改变的意义。作为个体 格兰特不可能将种族歧视彻底铲除;但是,他的个体反抗行为不仅是他的 自 由思想的表现,也是对整个种族歧视的一种挑战。格兰特的优化生存成为黑人进步的方向和榜样 ,而杰佛森 的死亡则代表了不利于黑人发展的、应该灭亡的方面,同时也从反面证明了白人种族主义的危害性。 关键词:内心改变;两难境地;进化论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7~0246 (2009)12—0151—06 美国黑人小说家厄内斯特 ·盖恩斯 (ErnestJ.Gaines)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非裔小说家之 一 , 现已出版六部长篇小说 、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论文集。他的小说始终注重阐释男性人物、追求 人格升华这一主题,被认为是表现黑人男性成长的代表性作家。1990年,在接受玛西娅 ·高德特采 访时,盖恩斯表述 了他之所 以乐此不疲的原因: “我认为,我更了解黑人男性,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 黑人男性。我知道他们的梦想。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伴随着他们的话语成长,我与他们一道喝 酒,我当过兵,做过运动员——我懂得他们梦想得到什么。所有的黑人男性都期望得到某种东西。所 有的黑人男性都有希望……”① 此外,盖恩斯之所以关注黑人男性、执著于这一主题,还源于他对人的尊严和本民族社会地位的 深深关切。盖恩斯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聚居区,他的家族在这里整整生活了五代。在童年时 期,他亲身经历了许多他在其作品中所刻画的男性人物的经历。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缺少教育,生活 贫穷。他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小说中,他描述了许多 自身的南部农村经历以 及他所听到的故事或者遇到的其他人的经历。这些经历使他积淀了足够的写作素材,活生生地表述他 的同胞们的感受和体验。但更为重要的是,盖恩斯能够栩栩如生地将他同胞的经历展示给世人,是因 为他与他们共同度过了这种生活。盖恩斯的确成功地再现了黑人男性的奋斗,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因 为他相信,人人都有梦想,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在其长篇小说 《临终一课》 (ALessonBeforeDying) 中,盖恩斯不仅描述了同胞艰苦奋斗的经历,还表现了年轻黑人如何在充满种族歧视的社会中寻找真 正男性人格尊严的奋斗过程。他的男性人物都有着极强的道德素质;然而,这种素质被他们所生活的 社会所窒息。因此,重新发现并塑造他们的人格和能力便成为他的责任。盖恩斯将使命感集中体现在 作者简介:栾奇,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① Gaudet,MarciaandCarlWooton,PorchTalkwithErnestGaines:ConversationsOntheWriter’sCraft,BatonRougenadLondon:Loui— sianaStateUniversityPress,1990,P.43. 152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第 12期 ·世界文学与 比较文学 他这部脍炙人 口的小说中。本文引证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将 自然选择原则应用到 《临终一课》人物 格兰特 (Grant)身上,通过分析格兰特在对待白人态度上反映出的 “人格分裂”以及两难境地的原 因,论述黑人努力改变 自我、追求人性尊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笔者的论述还将聚焦于个体改变与集 体改变的原因与结果,以便阐释作者的写作 目的,揭露种族歧视的危害,彰显崇高的理想人格。 盖恩斯小说 《临终一课》的故事发生于 1948年。叙事者格兰特是一位社区教师,生活在路易斯 安那州的一个偏僻农场。格兰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社区的黑人青年杰佛森 (Jefferson)被误 判抢劫杀人罪,等待死刑。杰佛森的教母艾玛小姐请求格兰特教育杰佛森,要像一个有尊严的人一样 死去,而不是像一头 “公猪”——在法庭上,白人辩护律师称杰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