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国 “根基主义 及其民族文化审美理论
季明举
内容提要 “根基主义”是俄国 世纪下半叶思想本土化运动中一个十分醒目的,集政论、
哲学、文艺美学、历史文化学于一身的新斯拉夫主义理论派别。本文拟对 “根基主义”及其民族
文化审美理论作一讨论。
关键词 根基主义 文化根基 精神和解 斯拉夫主义
“根基主义” ,中文里又 谓。 
译成?“根基派”或 “土壤派” 是俄国 世纪 “根基主义”作为一股本土性民族文化审
斯拉夫主义运动中离现代最近的一个社会文化
美思潮以 《时间》杂志创刊为标志,以
与文学批评派别。  年作家费?陀思妥耶夫 年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普希金雕像揭幕典礼
斯基和他的哥哥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们所 上的讲话为休止符,其存续时间约为  年。
创办的 《时间》  杂志发刊词  征订启
其核心代表人物早期年代 主要有陀思
事 上阐述其办刊宗旨是为了 “促进彼得大帝
妥耶夫斯基兄弟、斯特拉霍夫. ,
改革的追随者与人民根基 之间的和 ?以及批评家格里高里耶夫
解”,“我们的任务是为自己建立一种全新的生 ,  ?等人,基本
活方式,那种我们自己的、本民族的,来自我
依托 《时间》和 《时代》 编辑部舆论
国根基的,来自人民精神和人民基础的新方 平台,出现在帝国首都理论界。晚期一 
式。” 之 后 来 自彼 得 堡 《现 代 人》 年代 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继续以 《作家日记》  编辑部的唯物主义批评家、车 为新思想论坛的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以因提
尔尼雪夫斯基 的学生安东诺维奇. 出 “俄罗斯与欧洲”  历史 ,?年在名为 《论根 文化范式而声名远播的达尼列夫斯基.
基》的文章中率先使用 “ ”来 且/ ,? 。费?陀思妥耶夫斯
称呼 《时间》编辑部。 自此 “根基主义”一 基个人奠定、推动并伴随了根基主义发展全过
程。在 “根基主义”理论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
词在理论界得以广泛流传。不过根基主义者们
并不十分认同这一来自敌对阵营挖苦性的称 兄弟主要关注国民教育和社会政论性问题;斯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金项目,项目编号: 。国外文学  年第 期  总第  期
去未必完美,但小说主人公拉甫列茨基却是一
特拉霍夫主要关心哲学和文学批评问题;格里
个真正成功的、来自知识界的民族文化典型,
高里耶夫主要关注文艺、美学问题;达尼列夫
斯基则主要关注历史哲学和民族文化问题。完 集中体现着俄国知识分子力图摆脱个性分裂,
整意义上的 “根基主义”应是这若干方向的有 实现精神和解的愿望:这是一种在民族 “生命
实在面前的和解”,在 “人民真理面前的和
机统一,即这是一个集社会政论、哲学、文艺
美学、历史文化学于一身的复合性思想团体。 解”,是在摆脱西方  欧洲 思想迷雾后热烈
地融人民族生活的 “生命之流”。 格里高里耶
在这一具有典型俄国知识分子聚合性特征的团
体中,格里高里耶夫作为根基主义理念的发轫 夫认为,和解之所以能在拉甫列茨基这位身心
者无疑是一位先驱般的人物。 疲惫的庄园贵族身上发生,因为他 “是一个生
格里高里耶夫是  世纪中叶为俄国理论 命的人,与生命、传统及根基联系的脐带没有
界所公认的著名浪漫主义文艺批评家,风靡一 断绝”, 这使他在漫长的精神彷徨中有可能出
时的 “有机批评”学 现民族天性上的彻悟:拉甫列茨基自小受斯巴
达式训练和贵族式家庭教育,饱读西方哲学和
说的创立者。他率先将 “根基”这一语汇应用
于批评实践,提出艺术发展和艺术审美上的民 文学书籍,又到英国接受绅士教育,并且长期
族文化向度问题,即如何在植根于民族文化根 居住在文明的欧洲,是屠格涅夫式的 “不可救
基和传承的基础上建构民族审美的新视野。在 药的西欧派”,但他是以自己的方式,确切地
他的 “有机批评”学说的论述中,“根基”一 说是以俄罗斯的方式接受西方思想的教诲。尽
词最初曾作为艺术 “人民性”含 管他曾不惜为了各种外来理念违背自己天性,
义的隐喻在文章中多次出现:  年在 《俄 走向理论乌托邦的悖论极端,但却没有西方式
罗斯民歌》  一文中格里高里 的僵化理性主义,只有激情冲动和热烈的信仰
耶夫第一次用 “根基”一词来描述历史过程中
以及对时代风潮全身心的迷恋,所以当西方
民问艺术创作所积淀的自发审美意识;④“理念”如肥皂泡一样破裂之后,他陷入了巨
年他在 《论艺术的真诚与真实》 大的、也许只有俄罗斯人才有的精神痛苦之 中再次使用 “根基” 中,同时这也预示了他实现天性彻悟的可能
一
词来界定民间艺术的生命源泉;⑥  年在
性。拉甫列茨基疲惫地回到自己的俄罗斯庄
《论屠格涅夫及其  贵族之家》. . 园:那里是片片葱郁的桦树林,袅袅的炊烟和  且 只  .Ⅱ  .皿宁静的小木屋。俄罗斯的 “好景色”治愈了拉  的长文中,格里高里耶
甫列茨基心灵的创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