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1卷第5期 辽 宁 化 工 V0 1.4i ,No .5
2012年5月 Li aoni ng Chemi cal I ndus t r y May ,20 12
厌 氧 氨 氧 化 技 术 及 其 在 废 水 脱 氮 领 域 的 应 用
雷秉亚1,张晓宁1 2 ,刘洪涛2
( 1.山西省城 乡规划设计研究 院市政建筑设计所 , 山西太原030001; 2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9
摘 要:介绍 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反应机理,总结了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分
析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特性,并探讨了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ANAMMOX技术;影响因素 ;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 20 12 05—0491—04
厌氧氨氧化( ana er obi c ammoni a oxi dat i on , ANAMMOX反应可能的代谢途径,并指出在氨被微
ANAMMOX 技术突破了传统硝化一反硝化生物脱氮 生物氧化的过程中最有可能作为电子受体的物质
的基本理论,为废水生物脱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 是羟胺 ,而羟胺本身则 由亚硝酸盐分解而来 ,即厌
路 ,特别是为低碳氮 比废水提供 了一条简洁经济的 氧氨氧化的电子受体是N02LN而非N03- - N,其反
脱氮途径,因此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之 应方程式应为 :
——。 NO-2+NH+4—}N2+2H20 .AG。一358 kJ /mol
l ANAMMOX的发现
1998年,St r ous 等 口3基于物料平衡原理 ,确立
厌氧氨氧化现象的发现较早,早在1932 年, 了ANAMMOX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将ANAMMOX
Al l g ei er 等川就报道 了在美 国Men dot a湖的低质发酵 过程中NH4+-N消耗量、NO:- -N消耗量 以及NOf - N
过程 中,由未知的机理产生了氮气,但机理不明。 产量之 间的比例确定为1:1.32 :0 .26,并计算出
1965年,Koyama 圆报道了在 日本的Ki zak i ko湖发现 ANAMMOX菌的最大生长率为( 0 .002 7±0 .000 5
氨氮直接发酵为氮气 的现象 。1977年,Br oda嘲根据 h~,世代时间为1 1 d。此后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
反应的 自由能计算,提出 自然界应该存在反硝化氨 领域的应用逐步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也13益增
氧化菌的假设,预言了自然界中存在两种 尚未发现 多。
的矿质营养菌,其 中之一为 以氧或亚硝酸盐或硝酸 迄今 ,厌氧氨氧化在 自然界的存在 已被广泛证
盐为电子受体,把氨氮转化为氮气的 自养菌,但此 实,从世界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到北极冰盖,多种多
推论一直未进一步得到的事实证明。 样的生态系统 中都发现 了ANAMMOX菌 的存在,这
直到1995年 ,Mul der 和Vande Gr aaf 等h5】{正实 充分说明了ANAMMOX菌存在的广泛性 。
了Br oda 的预言,他们在荷兰De l f t 技术大学用一个
2 ANAMMOX反应机理
中试规模的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氨废水时,
发现反应器 内除了反硝化作用下各反应物的正常 ANAMMOX是指 以N02- - N为 电子受体,将
消失之外,NH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