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3 ·
· 中 国哲 学 ·
论 “孔颜之乐”中的有无合一境界
李 煌 明
“有无合一”境界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无”往往是 “高明”的体现,属于 “天
道”的形而上,以超脱、洒落、自然、自由、闲适等为特征,常被看作无事、无为、无心、无情;
“有”为 “庸常”的状态,属于 “人道”的形而下,以慎独 、克己复礼、忧患经世 、博施济众等为
特征,常被看作超越个体私我的有情、有意、有为、有心。宋 明理学中讨论的的 “孔颜之乐”(以下
常简称为 “乐”),就是以上有、无两者境界的合一。 “乐”的有无合一境界既体现了 “天人合一”
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和 “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儒家的核心精神与理想境界 (参见刘文英,第 113
页),也是 “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主题 ,即如何在儒家有我之境的立场上消化吸收佛教 (也
包括道家文化)的无我之境” (陈来,第219页)。本文意在以境界之有无及其合一诠释 “孔颜之
乐”,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宋明理学中 “乐”论的诸多分歧 ,从中透显出儒道二者的分立与融合。
一
、 有无之境合于 “诚”与 “性”
“诚”是周敦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 “乐”的主要 内容,而 “诚”与 “思诚”的关系
则是其 “乐”中天人 、有无关系的基石。由于周敦颐的天道之 “诚”具有两个层次:一是作为道德、
规律之有,二是作为无心无为之无,与此相应,其同天境界亦有两个层次:境界之有与境界之无。
张载则明确地说 :“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张子全书》卷三),亦即天人、有无合于
一 者在 “性”。但从总体上看, “性”是天道,或说天人、有无最终还是归于一体的天道。在张载看
来,性即天道也正是圣贤之乐的内容 。无论是周敦颐的 “诚”还是张载的 “性”,都是天道 ,也都具
有有无、天人的双重性。而正是 “诚”与 “性”的双重性,使之成为他们 “乐”中天人、有无的结
合处。为此,他们的 “乐”也体现出双重性:既有 “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的仁者情怀,又有
“吟风弄月”、“与点之意”;既有 “四为” “忧患”之心,又有 “无累”、 “无我”的超脱。
周敦颐说:颜子虽箪瓢陋巷,而不改其乐者乃因颜子 “见其大而忘其小”(《周元公集》卷一)。
其所谓 “小”者便是世间之荣华富贵即人爵,箪瓢陋巷便是颜子所忘之 “小”。 “天地间至尊者道 ,
至贵者德而已矣。”(同上)可见, “其大”者也就是道与德。因 “见大”而 “忘小”,故乐以忘忧。
然 “见大”又何乐? “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
齐,故颜子亚圣 。”(同上)因了 “见大”故 “心泰”而 “无不足”。 “无不足”故欲动其心而不可
得,无适而不可。至此,便初见得颜子乐处。然此亦不过是 “见大”与 “得大”。虽然境界之无初露
端倪 ,但仍为道与德的境界之有。此道德境界虽亦为同天之乐,然周敦颐认为,这只是同天之乐中境
界之有的层次,而只有上升至无方为境界之极至。而至乐与否的分界处,有无境界的分水岭,就看至
此道德的同天境界之后能不能 “化”。颜子 “能化而齐”,故颜子能完全与 “无思”、 “无事”、 “无
· 3 · 《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为”、“寂然不动”之 “诚”齐一。至此,颜子同天之乐方尽显无余,其境界之无也一 目了然。
“无思”、 “无事”、“无为”的 “至诚”境界,固为圣人境界、大乐之地,然而儒家是主 “极高
明而道中庸”的,无的大乐境界还必须回到生活之有中才算是完整的。也就是说,真正的至乐是有
无合一的境界。周敦颐说: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
妙。诚、神、几,曰圣人。(《周元公集》卷一)
圣人之至乐固然是 “寂然不动”的 “静无”,但此 “静”并非 “静而无动”的 “物”,而是 “静而无
静”的 “神”,是可以 “感而遂通者”。感而通故能动,而动便是境界之有,故说 “静无而动有,至
正而明达”。 “至正而明达”也就回到了道德之有的境界,所 以才会接着说 “动而正 日道 ,用而和曰
德”(同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2024年锅炉操作工(初级)专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真题版) .pdf VIP
-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第2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英语教材难度分析.pptx
-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1主题一 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pptx VIP
- 1000亩四季采摘水果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河北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xls VIP
- 做外贸必读:外老们都是如何采购的——厦门区域兰彦晖分享.doc VIP
- (2020版新教材)闽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科创板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113届广交会跨国采购清单概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