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龙朔年间(661—663年)西北边政的拐点.pdf

唐代龙朔年间(661—663年)西北边政的拐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第2期 历史教学 总第567期 No.2,2009 HistoryTeaching Sum No.567 唐代龙朔年问(661—663年)西匕边政的拐点 王 晓 晖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摘【 要】对唐代历史的研究常以安史之乱作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西北边政亦往往是在安史之乱 的影响下造成吐蕃入侵而出现转折。实际上,高宗龙朔年间,唐前期西北的武功达到最盛,同时,也是其边政 的拐点,吐谷浑灭亡造成西北东部的剧变,西域的形势造成西北西部的转折,这些因素都成为后来西北边政 发生巨大变化的源头。 关【键词]龙朔,西北,河西,西域,拐点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2—0019一o4 NorthwestBorderPoliticsTwistinTangDynasty BetweenLongShuo(661-663years) Abstract:StudyingonTangDynastyhistoryoftenhasaturningpointfrom prosperoustodeclineof Anshi—zhiluan.Thenorthwestborderofthepoliticaldeclineisalsoinfluencedbyinvasionof Tibet.Infact,thepre—Tangmartialactsreacheditsheightinthenorth-westduringEongshuo years.Athtesametime,thepoliticalbordertwistappeared.Tuguhun’Sdoom andthesituationof Western Regionschna gedhteNorthwestborderpoliticalinhtesource. KeyWords:Longshuo,North—west,Hexi,Xiyu,PoliticsTwist 唐朝建立后 ,灭薛举 、执李轨,据有河西,以秦 蕃 ,具言虚实,吐蕃发兵击吐谷浑,大破之”[21卷【捌’, 王李世民为左武侯大将军,使持节,统凉、甘、瓜、鄯、 因此 ,吐蕃大军顺利地进入吐谷浑境内,并且在黄 肃、会、兰、河、廓等九州诸军事。太宗、高宗朝,灭高 河边上击溃了吐谷浑军队。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 昌,并先后多次用兵突厥,最终确立在西域广大地 及弘化公主逃到唐朝境内的凉州。唐政府采取的消 区的统治。唐初积极对西北地区的经营充分证明唐 极方针 ,致使吐谷浑彻底遭到失败,领土全被吐蕃 朝 “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 ,必斥西域”ll1的 占领,吐蕃在此扶植起一个亲吐蕃的吐谷浑残余政 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和经营,至高宗显庆年间, 权 。 西北出现武功盛世,但是,随后龙朔年间(66l—663 由于吐谷浑的灭亡,吐蕃的领土开始与唐朝接 年)西北东部和西部地区都出现了变动,由此直至 壤 ,吐蕃对唐朝陇右 、河西、西域的威胁更加直接。 安史之乱后西北地区的历史性变化,基本上都是源 这是因为吐谷浑所在的青海地区在当时是一个十 自于龙朔年间西北边政出现的历史性拐点。 分重要的区域,青“海地 区处在五个动脉的心脏位 置:一,北中国,特别是从渭水盆地经湟水流域西行 一 、 吐谷浑灭亡与西北东部地区的剧变 的路线;二,从漠南达凉州,纵断南山山脉南下路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