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 《国朝文录》看姚椿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
杨新平
摘 要:在桐城派研究中,有关姚椿的研究始终较为沉寂 作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 家,姚椿不仅长
于创作,还操持选政,综辑清文,积半生之力编成 《国朝文录》。 《国朝文录》以文体为次,承祧整合 《湖海
文传》与 《古文辞类暮》之体例。选文以“明道”为先、“考古有得”为附;强调 “纪事”,要求文章反映社会
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讲求 “辞章之美”。此选对保存一代文献、传播桐城义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姚椿;《国朝文录》;桐城派;姚鼐;曾国藩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o1—5019(2010)06—0062—07
作者简介:杨新平,甘肃天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02)。
姚椿是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于诗、文、
词皆有造诣。自称于诗用力甚勤,并获时人佳
评 ,洪亮吉称其诗 “如洛阳少年,颇通治术 ”;① 姚椿 (1777~1853),字子寿,一字春木,号
王昶称其 “才情宏放,正如天马凌空,不宜羁 樗寮生,江苏娄县 (今上海松江)人。父令仪,
勒”。②其文得桐城正绪,“义法高洁,不事雕 屡参戎幕,官至四川布政使。姚椿 自幼随父南
琢,磅礴而出,和平淳雅”。⑧其词则以“清豪” 北奔驰,熟知民间疾苦,欲求有用于世,然科场
称 ,“实为近代词别见生面之一家”。④然而,在 蹭蹬,屡试不遇,以布衣终。后从游于姚鼐之
已出版的各种清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中,关于 门,受古文法,又得理学家朱泽 遗书而服膺备
姚椿 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均鲜有论及 ,⑤在桐城 至,且拜谒其墓,申私淑之礼。历主河南夷山、
派的研究中亦仅被作为姚鼐后学约略提及,并 湖北荆南、松江景贤等书院讲席,以实学励诸
不受重视。事实上,姚椿对程朱理学的坚定持 生。姚氏著述颇丰,有 《通艺阁诗录》、《续录》、
守及其古文创作与批评 ,皆对桐城派的发展和 《三录》、《和陶诗》、《晚学斋文集》、《洒雪词》
延续有过积极贡献,其作用并不逊于姚门四大 等,并辑 《国朝文录》(以下简称 《文录》)。
弟子。本文考察 《国朝文录》的编选动因与编 (一)《国朝文录》的编撰动因
撰体例,并结合选文分析其选录标准,以透视姚 《文录》共 82卷,选文起顺康,迄嘉道,共
椿的选本批评及学术倾向。 录303人,文 1380篇,卷帙浩繁,辑录不易。姚
①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6页。
② 王昶 :《湖海诗传》卷44,《续修四库全书》第 1626册,第402页。
③ 刘声木:《桐域文学渊源考》卷6,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第222页。
⑧ 严迪昌:近代词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6页。
⑤ 笔者仅见两篇专门性的研究论文:陈玉兰 《姚椿雅正诗心论》,《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贾乐园 《姚
椿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2
杨新平:从 《国朝文录》看姚椿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
椿年过而立 ,立志搜辑 国朝文集 ,对所采获之 《切 问斋文钞》为清人陆耀所选 ,系网罗清
文,在讲业之余,“取而类之,汰其繁芜,去其复 初至乾隆间 “名宿诸作 ”而成,列学术、风俗、教
冗”,①于道光三十年 (1850年)编成 《文录》。 家、服官等十二门,其宗 旨在经世 ,而非笃意于
此时距其谢世仅三载,“搜罗历四十年”,②足见 文。徐斐然 《今文偶见录》分学术、风教、政治、
其积时之勤与用功之深。他立志辑选清文,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