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文下转第 74页)
第 32卷第 5期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年 9月
VoI.32,No.5 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Sept. 201l
丑恶怪谲 各尽其美
— — 中西古典美学中“丑”的比较
莫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由于文化传统和 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中西审丑意识与审丑艺术实践存在 明显差异 。中国因强调对立
物的协调、渗透 ,对 “丑”能宽容接纳 ;西方 因崇尚美,强调 与丑的对立与冲突,对 “丑”总是排斥拒绝。中国受儒
家文化影响,对 “丑”的本质认识偏重于伦理道德方面 ;西方受主客体二分思维的影响,对 “丑”的认识偏重于形式
方面。在艺术创作 中,中国人往往 以丑为美;西方人则注重化丑为美。
关键词 :古典美学;丑;审丑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4074(2011)05—0062-04
作者简介 :莫小红(1978一),女 ,湖南益 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丑”是与美相对 的美学范畴,同假 、恶一致 。 善,斯不善矣。”(《老子 ·二章》)晋代葛洪指出:“不
如果说美是人与人、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性 睹琼琨之熠烁 ,则不觉瓦砾之可贱 ,不觌虎豹之或
内容与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的话 ,丑就是不和谐 。 蔚 ,则不知犬羊之质漫 ,聆 《白雪》之九成,然后悟
如果说美的最终特征是整一的、秩序 的、均衡的、合 《巴人》之极鄙。”(《抱朴子 ·广譬》)在西方 ,赫拉克
理的,那么丑的最终特征便是混乱的、奇异的、怪诞
利特说 :“最美 的猴子 比起人来还是丑o~[1](P183)伯
的、荒谬的。丑 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美学史的发展 ,
克认为 :“丑是美的对立面,丑与崇高的观念是相容
“丑”从古代的混沌模糊 、非独立状态到今天的异军
的。”_21(H 但对待丑的态度中西方却是截然不同。
突起、与美抗衡 ;从简单的形式丑到复杂的内容丑 、
在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 响,形成了重视社会
本质丑 ,“丑”的地位在提升 ,人们的审丑意识也在
变化。 伦理情感的哲学基调 ,哲学与伦理学、政治学高度
虽然 ,中国和西方的古典美学都重视审美艺术 融合。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古典美学重视的不是实
惩恶扬善的社会批判功能,强调真善美的统一 ,追 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因
求和谐整一的审美理想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 而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标准是伦理性的善 ,而非实
统、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长期以来 ,人们对美的认 体的美,对 “丑”也就能够 以宽容的态度接纳。我国
识存在 明显 的差异,自然对 “丑”的认识也各不 古代神话 中的女娲 、干戚等形象都是 以善 良、英武
相 同。
传世 ,而不是以貌美流传 。庄子在 《人间世》和 《德
充符》两篇文章中描写了一大批残缺、畸形 、外貌丑
一
、 接纳宽容与回避排斥——不
陋的人 ,却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