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考古发现的铠甲及复原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考古发现的铠甲及复原研究 白荣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历代战争中,攻防二者相辅相成.制作铠甲防身护体,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 以冷兵器作战的漫长岁月里,铠甲的品类和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并El趋完善。为争取战斗 胜利,利用当时最新科技成就,各种新型兵器应运而生。古战场上以火攻之计克敌制胜 的战例颇多,直至中世纪火药的发明,乃是划时代大事件,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已往作战的格局,以火药引爆和发射型火器的兴起,掀 开了战争史的新篇章,铠甲自此走向衰落.以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铠甲品类繁多,就选用质料而言,起初多以皮革制作,进入金属时代以后,则 主要取铜铁等金属为制作材料,由于皮革容易变质腐朽,金属容易锈蚀,加之连辍甲片 所用皮条、麻绳、丝带的残断脱落等原因,完好的古代铠甲实物标本难得保存下来流传 于世,人们只能借助于历史文献的少量记载,以及从古代绘画、泥塑、雕刻等有关图象 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内容,去了解各类铠甲的大致形貌,至于各式铠甲的具体造型和结构, 则难以了解清楚了。 伴随着本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在大量的古遗址古墓葬的考古调查发 掘中,发现的古代铠甲标本为数颇是有限,其中大部分又是些零散甲片或残存的铠甲局 部,完整或基本完整的铠甲则极为罕见。对于那些出土的零散甲片或残块,一般也不大 惹人注目,即使是个别出土时保存尚完整的铠甲,由于较难处置,往往得不到妥善的保 护和及时的整理研究,甚至被打入“冷宫”,置之于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因而这些铠甲资 料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显示出特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近20年来,笔者幸遇时机.配合国内各地考古发掘,在有关同志协作下.相继对出 土的一批古代皮甲、铜甲和铁甲,下功夫进行了一番清理和复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有的已作报道,从而使人们对于不同时代的一些古代铠甲的造型、结构以及制作 工艺和演变规律等有了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还积累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工作经验。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汉代考古中发现的几领典型铁铠甲及其复原概况。 河北省满城一号墓铁铠甲 1968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联合发掘,墓主人为西汉第 一代中山王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此甲出土时卷作一捆,保存基本 完整,锈蚀相当严重(图版一,3—6),重量为16.85公斤,放置在主室西南部地下,其 下铺衬草席。1974年在北京进行了清理.对铠甲作了解剖,经反复推敲,完成了铠甲的 复原,并制出了原大的金属模型(图版一,1,2)。 此领铁铠甲为鱼鳞甲的早期形式,当即西汉文献中记载的“玄甲”。由身甲、筒袖和 裙状垂缘三部分构成,无领,对开襟,以织锦包边,皮革和丝绢为衬里。组成铠甲的甲 片仅有两种,总数为Z859片,用麻绳连缀而成。此两型甲片,在下文所述西安一座西汉 早期墓中的铁甲上也有发现,而在50年代洛阳发掘的一座西汉晚期墓中仍有同样形式的 甲片出土,可见在西汉时期从早到晚此型甲片是组成鱼鳞甲的典型式样。 此甲随葬于中山王墓主室,表明为墓主人服用之铠甲,其级别很高,形态端庄,结 构严密,是古代铠甲中的一件重要标本,也是完成复原的第一领出土的中国古代铁铠甲,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广州象岗山二号墓铁铠甲 1983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博物馆联 合发掘,墓主人为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昧,死于武帝元朔末元狩初(公元前122年左 右)。此甲出土时亦卷作一捆,重9.7公斤,保存比较完好,锈蚀也很严重(图版二, 3~5),随葬置于西耳室地板上。1984年春标本运至北京,在基本保持出土原貌状况下, 进行了清理和复原.并制作了复原模型(图版二,1,2)。 此领铠甲唯有身甲结构,无领,右开襟.亦以织锦包边,皮革和丝绢衬里。甲片分 为一型二式,全甲计用709片甲片,以丝带组编而成。 在多数甲片上,通过孔眼以丝带编饰出菱形图案。 此甲短小精致而华丽,别具特色,当属札甲向鱼鳞甲的过渡类型。甲片近长方形,其 结构和片上装饰与一号秦俑坑武士俑之二类一型和一类三型甲衣很有相近之处。 山东省淄博市齐王墓铁甲胄 1978—1980年淄博市博物馆发掘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