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第6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08
(总第 131期) 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31
青海省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策研究
韩维 良
(青海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本文深入调查了青海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民
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但教师的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教育技术从教技能
低下;加大技术保障力度,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水平 ,针对性的进行配套资源库建
设,则是提高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青海省;民族地区;教育技术;从教技能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8)06—0134—05
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推广,中小学 分学校在学校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部分经费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近2亿元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 用于添置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足见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
备到了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 可和重视程度。设备每周的使用时间达到或超过3O个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优质的教学资源送到了边远的乡村 小时的占49%,使用时间在2O一3O小时之间的占20%,
学校 ,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缩短了城乡差距。 在 10—2O小时之间的占17%,低于 1O小时的占14%。
一 、 我省民族地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从这个比例上看,近85%以上的设备是能够被正常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问卷等方式进 投人到教学中去的,几乎在每一个教学时段内,均在使
行了调查;选择了比较典型的样本测试地区,实际发放问 用。
卷600份 ,涵盖了我省六州一市一地民族区150所中小 “使用远程教育手段讲授最多的课程”项,比例分布
学 ,在地域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回收问卷560份,其中 如下表:
有效问卷540份 ,占总数的89%,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填表人有443位是身处我省
民族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有97位是教育管理工作
者,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在回收的540 份有效问卷中,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在回答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有明显优
的覆盖情况、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利用率等方面 ,模式一、 势的方面”时,比较集 中的答案为:口语、朗读、情景教
模式二均配备到位的学校 占58%,三种模式的设备均已 学、多媒体教具等方面,一方面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弥
配备的学校 占42%,被调查到的学校至少都配备了模式 补语言教学中的标准发音、情景教学等方面有独到的优
一 和模式二的设备,仅有一所学校因没有通电,用汽油发 势 ,缓解了缺少规范师资和结构性师资缺陷的困难 ,得到
电机发电供照明,虽有设备但不能投入应用。模式一、模 了各学校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设
式二、模式三在教学中被最常使用的比例分别为:37%、 备主要还是被用于主流学科的教学。从总体上弥补了
4O% 、23%。 “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结构性不足 (如音体美、英语
从设备的配置渠道看,项 目配发、上级调配、学校 自 师资不足)、教师能力缺陷的补充(发音不准、普通话不
购的比例分别83%、26%、1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部 标准)、缺乏教具、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通过 “多媒体
[收稿 日期]2008~1O一20
[作者简介]韩维良(t969一)男,撤拉族,青海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