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第8期 (总第 174期) 山东 纺 织 经 济
新型聚氨酯基导电纤维与织物研制及其应用探讨
张贤国,王树略
(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如皋 226578)
摘 要:如何制备出既具有较高电导率、叉保持有机纤维良好力学性能的导电纤维,并实现其规模
化生产,一直是业 内研究人员努力解决的课题 。我们采用一种简便的后处理方法制备出聚氨酯基导电纤
维,具有导电率高、导电成分不易脱落、导电性能持久、弹性性能高和手感柔软等优点。这种新型聚氨酯
导电纤维与织物除了具备传统的抗静 电与电磁屏蔽功能特性外,还在多重响应传感器、能量存储、金属
离子吸附和催化去污以及军事伪装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聚氨酯;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后处理
中图分类号:TQ342~.83:TS1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1.08.020
0 引言 了目前聚氨酯基导电纤维的导电率大小,表明这种
导电纤维是在 20世纪 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 新型纤维的电导率比常见的抗静电纤维高4~7个
的纤维品种 ,通常把电导率大于 10一sQ—tom (20℃、 数量级,最高电导率可达 10Q—tom-1o研究证实其导
65%RH条件下)的纤维定义为导电纤维 ,但直到 电性能稳定性 良好 ,并且拉伸后恢复性好 ,经磨耐
1974年美国杜邦公司采用复合纺丝技术成功制备 洗。 i
出含有炭黑导电芯的复合导电纤维,才使得导电纤
维在使用性能上迈 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导电纤维用
途广泛,除通常用于抗静电纺织品外 ,导电纤维高
含量的纺织品还具有防爆和屏蔽微波的特性。有机
导电纤维最常用的制造方法主要是采用复合,包括
聚合物与导电粒子共混物纺丝 ,或在有机纤维表面
涂覆导电成分来制备导电纤维。如何制备出既具有
较高电导率、又保持有机纤维 良好力学性能的导电
纤维,并实现其规模化生产,一直是业内研究人员
努力解决的课题。
1 聚氨酯基导电纤维的制备
将常规的聚氨酯纤维通过带有超声振动的导
电介质浴,利用聚合物纤维表层在导电介质浴溶胀 图 1 碳纳米管表层复合聚氨酯导
后形成的疏松结构,通过多壁碳纳米管(或导电石 电纤维的表面形貌图
墨)与聚氨酯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将超声分散均匀 表 1 各种纤维的导电率比较
的导电粒子嵌入或吸附到聚氨酯纤维表层 ,形成碳 纤维种类 导电率 (Q em )
纳米管表层复合聚氨酯导电纤维。导电纤维的电学
商品化的聚氨酯纤维 10—0
性能与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导 电介质浴 中的导电
粒子的含量和纤维处理时间。通常处理时间不超过 商品化的抗静电纤维 10—10~l0_6
10分钟,通过牵引可以连续处理。所制备的导电纤 聚氨酯一碳纳米管共混纺丝纤维 10
维的形貌图如图1所示,导电层的厚度为 1 m左
碳纳米管原位聚合聚氨酯纺丝纤维 10—
右,导电层在拉伸过程 中没有破裂,这表明导电层
与聚氨酯基体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表 1比较 碳纳米管表层复合聚氨酯纤维f本工作1 102
收稿 日期 :2011-07—15
作者简介:张贤国(1958一),男,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工程技术研发 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