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与杜会:晚消科举考试法规评析
范围,使 “天下之贤智才能,咸纳于其般中”,①便于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另一方面,草
野寒士亦登进有路,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增强了社会上下的流动。。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
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选拔人才时比较彻底地否定了门第出
身,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道路,如范仲淹、欧阳修等。明清以后,科举开始走
向衰败。专事 《四书》、《五经》,埋头于八股制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海禁大开,西潮泊来,古老的中华帝国开始经历 “数千年
未有之变局”。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宗教、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对中国造成了前所未
有的冲击,中西文化开始碰撞、交汇,中国之世界已变为世界之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已无
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远远适应不了中国近代化对人才的需要。因此,
科举制度不得不被新式教育所取代,在清末退出历史舞台。
(二)晚清科举考试法规的兴废
科举制度的产生,势必要对其考试的科目、内容、时间、形式、报考资格、录取名额等
进行规范,使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这些系统的规范,用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考
试法规。可以这样说,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考试法规也就应运而生,即也由赔开皇三年产
生。科举考试法规的目的是规范考试,严格考试纪律,也就是一部关于科举考试何时考、何
地考、何人考、考何物、有何考试的法规。法律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任何法律都需在对旧
法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变化而进行修改调整。科举考试也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科举
考试法规兴于隋,历经唐、朱、元、明、清,其间都贯穿着继承和发展的主线。清科举考试
法规,多承明制,由礼部编纂,“十.年增修一次,”0形成了一套翔实严密的利场条例。“严防
弊端,倘有作弊,悉置重典”,④科举考试法规发展到晚清己是至严至密了。随着科举考试在
晚清的衰落,法规虽在形式上仍然严防死守,还是改变不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随着科举
制度在1905年的最终废除,科举考试法规也就因规范对象的消失而自然作古。晚清科举考
试法规的兴废,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完善以至衰亡的结果,同时亦是封建专制统治不断
发展及至消亡的结果。
二、 晚清科举考试法规的特点
清代科举考试法规是以科场条例的形式出现。“科场条例悉载考试事宜,每逢会试,颁
发知贡举及主考等官,乡试颁发各宜省监临、布政使暨典试各员,以昭法守。”.C钦定科场
条例》规范的科举考试事宜虽须上奏由皇帝最后裁决,但还是由礼部主管。科举考试条例亦
由礼部编纂,后奏报皇帝批准,因此,科举考试法规在法律分类上应属部f7法规。清代科举
商衍T:消《代科举考试述录》序例第2页。三联书店出版杜,1958年版。
潘光旦、费幸通 (科举与社会流动熟 社‘会科学3197年第1期。
钦‘定科场条例》第1页。
商衍类:清《代料举考试It录〕序例第2页.三联书店出版社,1958年版。
饮《定科场条例》第1负。
法律与社会;晚消科举考试法规评析
考试条例每 “十年增修一次”。。本文研究对象晚清科举考试法规资料之一的 钦《定科场条
例》于光绪十年开始编纂,是对 “咸丰二年以后各案逐一校阅一· ”.,至 “光绪十三年九
月截止”③。整部条例 “共成书六十卷。”④每卷包括 “现行事例”、“例案”、“驳案”、及 “旧
例”四部分。“现行事例”是根据科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颁行的现行法律规定;“例案”是
清初至该法规编纂完成之日起有关该卷事例的各地奏折,而于皇帝谕准,或于皇帝直接谕发
的有关内容;“驳案”是清初至该法规编纂完成之日起有关该卷事例的各地奏折,而于皇帝
驳回的有关内容;“旧例”是该法规编纂之前清朝各代有关该卷内容的法律规定。法规资料
之二的 续《增科场条例》,是光绪十一年至二十八年间,有关 钦《定科场条例》各卷内容的
变化及处理情况。笔者要从法律与社会的角度来对晚清科举考试法规进行剖析,首先要认识
晚清科举考试法规的特点。考试法规在晚清已完善到极至,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笔者试对
该法规进行9$111蕉至芯地剖析。
(一)、防弊程序上的严密性
“有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虽初制多沿明旧,而慎重科名,严防弊窦,立法之固,远轶
前代。”防弊的首要措施是在操作程序上下功夫。晚清科举考试法规从报名到录取,从院试
小考到乡会试,从参考士子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