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pdfVIP

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9卷 第 6期 Journ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 V0l。29No。6 2008年12月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Dec.2008 ·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 · 论苏雪林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 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乔 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苏雪林先生的学术著作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全面、充分地体现 了2O世纪初期新文学的脉络 与走向,为后代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其从文体 出发整合创作现象的研究思路 ,以作品为凭进行作家评论 的研究格局,为当时和当今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体系。《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以苏 先生的课堂讲稿为主体编写而成,从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看,此论著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关键词:苏雪林 ;文体意识;作家评论;学术研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34(2008)06—0020—03 作为现代文学的见证者 ,苏雪林先生的学术著作 《中 体上看是一部评论文集。不过 ,由于苏雪林以文体划分刨 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全面、充分地体现了2O世纪初期新 作类别,此书读来不仅没有拼接痕迹,反而显示出严整的 文学的脉络与走向,为后代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苏 文学史线索 。 雪林先生一面总结五四以来已经取得的创作成就,一面 以苏雪林先生的新诗研究为例,书中按诗人崭露头角 追踪正在发展中的文学创作轨迹,形成了从文体出发整 的时序,排列一系列诗人创作论,它们似乎并无明显联系, 合刨作现象的研究思路,以作品为凭进行作家评论的研 却又分明显示出文学发展的线索。具体地说,新诗研究分 究格局,体现了她坚定的文学立场,为当时和当今的中国 为十三章,前面三章研究早期 自由诗人 ,并结合此期诗人 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 ,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体系。 队伍的结构,褒奖先驱者胡适的贡献、年轻的北大学生康 一 、 从文体出发整合创作现象 白情、俞平伯、汪静之等诗人的开创 ,赞佩 “半路出家”的沈 对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 ,苏雪林先生 尹默、李大钊、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的革新勇气。第四章谈 以文体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她把作品分为 “新 冰心小诗的过渡性意义,第五章谈郭沫若、王独清、蒋光 诗’、散‘文’、小‘说’、戏‘剧 ’、文‘评’五个部门,作家专长 慈、成仿吾、钱杏屯Ⅱ等一些激进诗人的诗,第六、七、八、九 某一类文学,即隶属于某部门之下”… 。在此基础上,她 章谈则全面地论及新月派诸诗人的创作,徐志摩、闻一多、 做出一系列的作家评论,再按时序排列起来。每篇评论没 朱湘、孙大雨、饶孟侃、陈梦家、林徽音、卞之琳、臧克家、刘 有刻意的勾连,既可独立成篇,亦可归于一体。相对于当 梦苇、蹇先艾、沈从文、孙毓棠等等,极言他们自觉探求诗 时文学的动态发展状况而言,这种格局既可以不问断地 艺的价值和意义。第十二章论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第十三 纳入新的作品,体现文体的发展脉络,呈现出开放性特 章论现代诗人戴望舒、艾青、穆木天、何其芳等。不难看出, 征;又能够迅速整合新文学发展初期散兵游勇的创作状 上述研究中包含着新诗发展过程中明生暗长的主要流脉, 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为其后的新诗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大部分章节都是苏先生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