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pdfVIP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THENEW VOICEOFYUE—_FU(TheAcademicPeriodicalof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舂版’’之比较研究 李 砚 【内 容 提 要】昆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 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上承 “西厢 . 下启 “红楼 ,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 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2001年,昆曲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 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4年,由台 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 《牡丹亭》在全 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文以昆曲《牡 丹亭》为切入点,以对 《牡丹亭 ·游园》一折唱腔的分析为重点,得出南昆风格戏 曲唱腔的特点;对青春版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加以总结,并对昆曲的继承 和发展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关 键 词】昆曲/《牡丹亭》主/腔/变化形态/青春版 [内容类别词】民族音乐 被誉为 “百戏之祖”的昆曲,至今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 了。昆曲是中国现存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最能体现民族 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在世界上属稀世珍宝”。 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剧种。它集诗词、散文、小说、戏剧 汤显祖的传奇名著 牡《丹亭》自1589年问世以来,到现在 于一身,熔文学、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有着较深的文 已经四百多年了。在四个世纪中,家传户诵,从民间女子俞二 化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2001年5月 娘、商小玲,到 “冷雨幽窗”的冯小青、“独倚花锄”的林黛玉,无 l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首批 l9个 “人类 口 不为它伤心、为它神摇。直到今天,牡《丹亭》仍在戏曲舞台上 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单中,我国的昆曲名列榜首。这 保持着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 对于昆曲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为何昆曲独获此殊荣,联合国 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由台湾著 教科文组织的理由是,“昆曲是中国最古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 名学者白先勇先生精心策划制作的青春版 牡《丹亭》自2004 的剧场传统,在许多地方都演出。昆曲的剧本常在二十四出 年4月在台湾首演至2005年4月内地八大名校巡演,掀起了 以上,常有美妙的咏叹调,一个主情节,及很多支线。由人类 中国昆曲热,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的 的角色和超自然的角色来演出。通常有十二个主要演员,充 活力! 一 满了动作、默剧和虚拟的武打、身段特技,还有风格化的舞蹈 、 昆曲形成与发展的回顾 和唱歌,有一个由弦乐、笛管、简单的敲击乐器组合的小型乐 通过搜集、研读相关昆曲发展历史的文献资料,笔者欲把 团,从头到尾的伴唱,并点染舞台上的动作”。而国内的评价 昆曲的发展历程分析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昆曲的源起与形成、 是,“昆曲艺术有600多年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 昆曲的兴盛、昆曲的衰落与重振。 1.昆曲的源起与形成 作者简介:李砚(1982~)女,山东省枣庄学院音乐系助教。 李 砚 :昆曲牡《丹亭》传“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