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以《论语》为讨论的中心.pdfVIP

“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以《论语》为讨论的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哀公问孔 ”的背景及思想史 内涵 — — 以 《论语》为讨论的中心 杨 蓉 【摘要】文章以 《论语》中 “哀公问孔”的记载为中心,展开相关思想史线索的论述。首先以 《论语》 《左传》等文 献为依据 ,复原鲁哀公的基本形象及其与孔子交往的关系,为理解哀公的问题提供相关的背景分析。然后分别展开对 “问何为则民服”与 “问弟子孰为好学”两个问题的意义及其诠释史的论述:前者侧重于孔子回答所包含的德治理想, 以及考察从韩非、朱熹到康有为的不同立场的思想评论;后者则展示相关经典诠释中所呈现的汉、宋两种不同的风格, 指出宋学把焦点从哀公转向颜回,同t1.性之学的兴趣相关联。 【关键词】 《论语》;鲁哀公;孑L子;哀公问孔 中图分类号 :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 (2011)04—0092—08 政治是春秋时期思想人物关注的焦点。孔子 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论语 ·雍 的政治活动可分为参政、观政和议政。议政可分 也》) 为与弟子议政和与当政者议政:前者主要是解答 (3)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 弟子们对为政之原则与方法的疑惑;后者主要是 公日:“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 日: “告夫三 接受当政者的问政,并提供政见。据 《论语》 子。”孔子日: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记载,卫灵公、齐景公、鲁定公、鲁哀公、季 君 曰 告‘夫三子 ’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 氏、叶公子高等当政者都 曾向孔子问政。本文 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论语 “哀公问孔”中的哀公指的是鲁哀公,他不仅向 · 宪问》) 孔子本人问政,而且还向孔子的弟子宰我和有若 问政。选择 “哀公问孔”这一历史事件作为讨 一 、 历史上的鲁哀公 论的对象,并不是要对孔子的政治哲学做全面探 讨 ,而是通过对事件背景及诠释史的分析,深化 鲁哀公姓姬名将 (或作蒋),哀是其谥号, 经典论述的思想史意义 。 鲁定公之子,公元前494一前468年在位。 《史记 《论语》 中鲁哀公与孔子对话 的记载有三 · 鲁周公世家》记载: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 则,两则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一则记载孔子 立,是为哀公。”刘宝楠 《论语正义》云: “哀 向鲁哀公请讨齐国弑君的陈成子: 公,名将 ,见 《鲁世家》。公 出逊越,故谥 (1)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孔子对 曰: 哀。”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注为: “哀公名 “举直错诸枉,则 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 民不 蒋 ,定公之子 。盖夫人定姒所生,敬王二十八年 服。”( 《论语 ·为政》) 即位。谥法,恭仁短折 日哀。”②周代谥法, “谥 (2)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 日: 为悼、哀、闵、怀,均其人不寿或不获令终,可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 哀悼怀闵者”⑨。鲁哀公被谥为 “哀”,因其被逐 作者简介:杨 蓉 (1977一),女,湖北随州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中国哲学。 ① 刘宝楠:《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4页。 ②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 1705页。 ③ 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 (校订本),见童教英整理 : 《童书业著作集》第 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74页。 92 “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 出鲁国,出逃越国,且有被杀之嫌疑。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