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涛稿〉序》修改评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郭沫若的 《鲁迅诗稿序》(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短小精悍,内 涵丰赡,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笔者从 《郭沫若书 法集》(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9年 l1月第 1版)上看到了该序的初稿。把这 个初稿跟作者定稿 (见 1961年9月 12日文《汇报》,同年9月18日人《民 日报》)进行比较、对照,我们不仅可以体味出作家雕金斫石的意匠,感受 到作者力求完美的苦心,还可以学到一些斟酌字句的方法,掌握一点修 改文章的技巧。这对我们同学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提升文章品位不无裨 益 。 作【家初稿】 序 《鲁迅诗稿》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定稿将原题 《序鲁迅诗稿》改为《鲁迅诗 稿序》,使语言表达更符合人们的语用习惯,读起来更为顺畅。】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 胆照人。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 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改为 “后启来者”)。 f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化用唐代诗人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的前 两句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甸诗本来是陈子昂用来表现怀 才不遇的慨叹的,郭沫若在这里创造性地化用这两句诗,用最概括、最精 练的诗化语言,对鲁迅 《自嘲》诗中的名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中所包蕴的爱憎分明之情感和团结斗争之精神进行了高度评价。 把 “无”字改为 “启”字,虽为一字之改,却具有点铁成金的神奇功效。初稿 中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固然是极高评价,怛褒扬过 了头,似有溢美之 嫌,这不符合辩证法的要义,甚至与 “进化论”也相悖。改 “无”为 “启”,非 但没有降低对这个名联的评价高度,反而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得 维普资讯 这洋溢着作者激赏之情的八字诗评显得更为客观、公正。1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 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 之,非因人而责也。 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荀子劝学篇有云 “学莫 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请更好其诗, 好其书,而日益近之。苟常手抚简篇,有如面聆謦亥欠,(增添 “春温秋肃,”) 将见(删除)潜移默化(改为 “默化潜移”),使(删除)身心获益靡涯。(改为 逗号,增添 “文笔增华有望。”) 【这一段有两组改动:第一组是在 “有如面聆謦亥欠”后面添加 了“春温 秋肃”四字,并加上了逗号;把 “将见”二字删除,同时将 “潜移默化”改换成 “默化潜移”。改动前后,这个句子的意思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部是说鲁 迅诗书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不过从音韵的角度、审美的高 度来看,改与不改就大不一样。语言大师老舍在 《对话浅论》一文中说:“在 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 用。……其实,即使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如 张‘三李四’好听, 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 (按京音 读)皆平,缺乏扬抑。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旬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 了。”郭沫若是诗文大家,深谙声韵之道,自然会精心安排词句的平仄,让 读者读起来 自感高低有序、扬抑有致、韵味十足。初稿中的 “将见潜侈默 化”句意虽然明白如话,却略显平淡,没有抑扬之变,不见声韵之美,与通 篇讲究对仗、辞雅句美的语言风格不甚相称。所以郭沫若在加上 “春温秋 肃”(平平仄仄)这么一个短语后,就干脆删去 “将见”二字,并与之相适应 地将成语 “潜移默化”倒装为 “默化潜移”(仄仄平平),使得这两个短语平 仄完全相对,成了极为工整的骈句,读起来琅琅上 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更 何况 “春温秋肃”出自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的首联—— “曾惊秋肃临天下, 敢遣春温上笔端”。化用鲁迅诗句来评论鲁迅诗书,读者除了感受到诗一 般的语言美外,自然又多了一份亲切之感,崇敬之情。当然也更有利于读 者领会鲁迅诗歌、书法的精髓,感受其无穷魅力。第二组改动是文章的结 尾处删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