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性格迥异的密友——于希宁与启功交往逸事.pdfVIP

一对性格迥异的密友——于希宁与启功交往逸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憧格迥 蚴窗 于希宁与启功交往逸事 口沈光伟 我的舅舅于希宁与启功先生,一个处事严谨 认真,一个生性活泼幽默。二人虽然性格差距似 乎很大.但他们却相知相交多年 .相互尊重.情 同手足,成为令人羡慕的知交密友,并留下r不 少让人感动的逸事。 “我像个小孩子” 1997年 3月,我陪舅舅到北京办事。一天, 舅舅与启功先生约好 。下午2点3O分去登门拜 访。从我们住的招待所,到启功先生所在的北京 师范大学路途较远。为免迟到.我们于2点 lO 分便提前赶到了启功先生住的小红楼前。舅舅告 《牡丹情》 于希宁 68×46cm 诉我,到2点30分再叫门.让启功先生多休息 一 会。等了加 分钟后.我按响了门铃 .启功先 卷》。 文“革”期间.此卷被抄走。1998年,舅舅在书厕 生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一进客厅 .我的 目光 市场上发现后叉重金将其购回。此卷卷尾部分由俞剑乍和 就被桌上的一尊启功先生的塑像和一个不倒翁吸 罗叔子题跋,卷首则一直空着。霞新装裱后 .我遵舅舅之 引住了。启功先生很快觉察到了这一点,笑呵呵 命赴京请启功先生题字。门铃响后 ,正患带状庖疹的启功 1 彳 地介绍说 :这“都是美院的雕塑家给塑的.一个 先生竟然赤裸着上身亲 自来给我开了门!惊愕无比的我. 是我的塑像,另一个是不倒翁.一摇就呱呱叫。” 连忙扶着已是86岁高龄的他回到屋内.然后呈 舅舅的 说蔚。他就把那个不倒翁摇得晃 r起来。听着不 情。我怕他跟花看不清.想把信念给他听.他硬是不肯, 倒翁呱呱的叫声,他竟也摇晃着说 :“那个塑像 他把信铺在桌子上,拿出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 只是形似,这个会叫的才是神似。于老说话做事 完后对我说 :于“老的身体比我好啊 !我 一看 ,就知道 严谨得很 ,我像个小孩子.光淘气。”说完。他 他身体怎样了。你给我念 .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随后, 便和舅舅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在时不时发 他双手展卷,边看边说 :“于老画得真好 ”看完画,他到 m的开心的笑声中.两位老人整整聊了一下午。 内室取来一张自己珍藏多年的宫廷古纸 .让我量好尺寸裁 这“叫万无一失” 好.而后提笔在手.对我说 :“这么好的画不能赢接往卷 1955年.舅舅在南京艺术学院跟俞剑华先 上写.要写在这张纸 f。一H写不好可以再重写 .写好后 生搞艺术考察时.曾画过一幅 《龙门石窟全景罔 麻烦你再把它裱上吧。这叫万无一失。”为画卷题字完毕. 28/书 画艺术 11月号 他又一再叮嘱我说 :“回去告诉于老,人老了要多活动。活动 活动,要活就得动。”关爱之心 密友之情 、道友之谊 .从这 几句朴素的话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感人肺腑。 “交作业”与 上“课” 1986年,舅舅在北京办画展。扁功先生赶到展厅后 .两 人相互打躬作揖不停.又互诉衷情 。而后 .他们两人相伴着看 完画展。启功先生即兴题诗 目:“百草千花共斗妍 ,会由彩 笔摄毫端。白阳潇洒南 田秀.今见前修让后贤。”交谈中舅舅 对启功先生表示 ,自己计划 f年后还要来京办画艘,到时再求 教益..启功先生则表示 ,期待能有再次学习的机会。喊展举行 期间,舅舅应中间人民解放军宅军训令部的邀请,创作了一幅 丈六旺的 《铁骨立风雪》,井建议专r】请来启功先生题字。随后 , 启功先生应邀前来.仔细欣赏了舅舅的这件白梅佳作.连声赞 好,并吟寺|一首题于画作的左上角 :“青衣素娥俱耐冷,月中 霜里斗婵娟。仙毫写作横窗影 .铁骨寒香韵倍妍。”此作诗 、书 、 商 绝.两位相交多年的老人共同演绎了一段艺坛佳话。 时隔l1年后,舅舅再次进京办画展。看到匆匆赶来的启 功先生.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来变作业r。”启功先生马上 应答道 :我“来上课了。”而后 ,两位老人手挽着手.连说带笑, 直到看完所有展品,手都没有松开。两位艺术家之间那种互相 敬慕 、互相看重的情谊,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不已。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