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德格尔的山居岁月
◎王 晓华
1922年夏天 ,马丁 ·海德格尔在德 国南部的黑森林 中建造了一个小木屋 。此后 ,他在
这里断断续续地思考 和写作 了近50年 。 《存在与时间》、(《林 中路 、((……人诗意地居
住…… 等许多名篇都与这个小屋有关。据海德格尔讲,小屋并非仅仅是物理学意义上的
场所,更是某些隐蔽法则显灵的地方。这种神秘 的表述强化了林 中屋的神话,吸引了许多
试 图破解这些神话的学人、教授、建筑家,也引发了观点相悖的争论 。生态主义者赞美海
德格尔的山居岁月,认为它敞开了人与地方、季节、自然生命的亲密关系。批评者则强调海
德格尔的选择体现了地方主义 (provincialism)情怀和残存的浪漫主义理念 ,而后者与
他卷入纳粹政权的经历有因果关系。上述争论揭示了海德格尔居住观和林中屋意象的复
杂性 。
遗憾 的是 ,在我们熟悉 的汉语文化空间中,林 中屋意义 的复杂性还几乎未被揭示和
思考。迄今为止,介 绍它的中国学者和诗人基本上都将它当做了朝圣的 目标和歌颂的对
象。它在汉语场域被圣化和简单化了。这种立场 虽然表达了对这位旷世大哲的尊崇,但
也遮蔽了其思想道路和生存轨迹 的复杂性 。恰在对 中国学者的上述做法心存疑 问之际,
我于香港购得亚当 ·萨尔 (Adam Sharr)于新世纪出版的英文专著 《海德格尔的小屋》
(Heidegger’SHut),终于获得了追寻答案的机缘。
● 王晓华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1
与其哲学前辈康德类似 ,海德格尔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乡附近 的区域 。区别在于,
康德并不强调特定地域对其哲学思考的影响,海德格尔则将对地方的爱化为思与言。他到
黑森林的小屋中居住 ,也体现了一种地方主义情结。
1889年9月26日,海德格尔出生在黑森林边缘的农村小镇,父亲是制作木桶的手艺人
兼教堂执事,家境 中等偏下。受家庭影响,他 曾立志成为牧师,但在教会 中的不愉快经历
使他转 向哲学研究。一战以后,任教于母校弗莱堡大学,做大哲学家胡塞尔的助手。1922
年ly],马堡大学正式邀请他担任该校哲学教授 。这既意味着33岁的他即将有稳定的收
入,也意味着他要离开 自己所熟悉的地域 。马堡离黑森林地带约400公里,对于很少离开
家乡的他来说是个遥远的所在 。海德格尔和家人想在德 国南部保留一个基地 。他们选中了
黑森林 中的托特瑙堡村。托特瑙堡村位于海拔1150米的V字形峡谷 中,地势偏远,住户稀
少。他的小木屋则建在斜坡的边缘,比托特瑙堡村 中心高约100米 ,属于小村当时最偏远
的建筑 。小屋后面是森林,两侧有树丛 ,前面则是片开阔的草地 。站在小屋前,海德格尔
既可 以俯瞰整个峡谷 ,又能远眺阿尔卑斯 山。入住小屋 以后 ,海德格尔曾以这样 的诗句描
写其环境和心境:
森林伸延 ,
溪流冲击,
岩石坚守,
雾霭弥漫。
草原等待,
泉水涌出,
风驻 留,
祝 福 冥思 。
(海德格尔 《诗人哲学家》)
小屋不仅亲近 自然,而且功能相对齐备。虽仅有42平方米,却拥有三个主屋 (书房、卧
室、厨房兼餐厅)和两个次屋 (厕所和干衣室),可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为海德格
尔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和思想空间。不在城市中居住时,海德格尔就在这里沉思、
写作、接待访客。于是,这座位于托特瑙堡的建筑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与行。
在修建小屋前一年 ,他 曾和胡塞尔到托特瑙堡的山坡上考察当地的环境 。种种证据
表 明,海德格尔到偏僻的高山上修建小屋,并非心血来潮 ,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至于海
德格尔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偏僻的地带,后来的研究者们只能尝试着给出答案 。大多数研究
者认为,海德格尔的选择与其地方主义情结有关。他 出生于黑森林边缘,对乡村生活怀有
特殊的情感 。从幼年时代起,其最初 的哲学思考就被乡村的节奏和地方氛 围所限定。成年
以后的他保留了早期的工作模式,觉得特定的场所能够使他更深入地进行哲学思考 。写
作博士论文期间,曾在托特瑙堡村租房而进入了一种魔幻状态,体验到思之快乐,甚至觉
得哲学变成了一种 自然力。到托特瑙堡村建造属于 自己的林 中屋,显然是想将这种魔幻状
态延续下去。在他看来,黑森林的高处地带具有特殊的魔力,能够激发、增强、维系思想的
勇气和激情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