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pdfVIP

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第4期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t).420ll 第51卷 JOURNAL0FSUN YAT—SEN UNIVERSITY Vt)I_5I (总232期) (SOCIALSCIENCEEDITION) GeneralNO.232 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木 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 张 晖 摘 要:从明遗民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人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歌、文、尺牍、墓志铭 、史书等 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在不同的文体中,钱澄之刻意表露其小同的 面貌。诗歌 、尺牍、墓志铭以及不能刊行的史书 《所知录》,在表达遗民心境的强度上是递增的。在他所有的 著述中,越是私密性的文体,表露其遗民心境越多,力度越强;而越是具备交际性的公开的文体,就越 能展现 其遗民心境。 关键词:文体;遗民心境 ;钱澄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1)04—0010一l1 遗民心态的探讨,是明遗民论题 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学界对于遗民的群体 t2,态与个人心念 , 都有深入的研究。研究群体心态的,多侧重综合利用明遗民的文集和各类档案、地方志、笔记等 。;研究 个体心态的,则多侧重运用具体遗民的诗歌或个人著述 。本文将集中探讨明遗民钱澄之 (1612— 1693)的晚年 t2,境,亦属个人心态研究的范围,但在问题的进入和史料的运用上,欲另辟一途径,拟从钱 澄之晚年著述中的不同文体入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文、书札、史书等不同文体之问,行 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并希望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部分揭示明遗民在著述文 体与心境展现之间的微妙关系。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晚号田问,桐城人。年青时全力事功,晚年退而著述,是明清之际重要的 诗人和学者。崇祯十七年 (1644),崇祯帝朱 由检 自缢煤山,身在江南的一介书生钱澄之,台然投笔从 戎。之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江南、福建、两广等地坚持以各种方式抵抗清政府。具体来说,自顺治二年 (1645)至顺治八年 (1651)追随南明的隆武(1645—1646)、永历 (1646--1662)二朝抗清,曾任隆武朝延 平府推官,后任永历朝礼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迁编修,管制诰,一度与闻永历朝的中枢大事。 收稿 日期 :201I 3—30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南明诗史”(11CZW041) 作者简介:张 晖(1977一),男,上海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① 如王况森 《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态与消极行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一文使用了诗文集、地方志、档案、 笔记及各种遗民录等大量史料(王沈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 188—247页)、李暄 所著 《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成都 :巴蜀书社,2009年)一书则是新近的代表成果,同样在综合利用各类史料 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明遗民在坚持人生理想与处理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态。 ② 如严志雄利用屈大均咏梅诗来深入剖析屈大均的遗民心态(《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咏 梅诗探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1年9月,第43—88页);赵红娟的 《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2006年)则全盘考索董说的著述,对其家世、生平、精神世界等都有细致的分析。 ③ 钱捣禄 :《钱公饮光府君年谱》,钱澄之撰,诸伟奇辑校,孙以楷审订:《所知录》,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第 177—_21O页 】() 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 1650年桂林兵败后,脱离永历朝廷,并于 1651年返回家乡。后在江南一带开展复明运动,直至康熙元 年 (1662)永历帝、郑成功去世,方才偃旗息鼓④。康熙三年(1664),钱澄之重返二十年前追随隆武帝抗 清之地福建,不意昔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