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蓝党案、靖难之变与《洪武正韵》.pdfVIP

胡蓝党案、靖难之变与《洪武正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蓝党案、靖难之变与《洪武正韵》 平田昌司(日本京都大学) 一 “学士大夫束置高阁,不复省视”的韵书 《洪武正韵》是明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上进的官韵。 宋濂序云: 恭惟皇上稽古右文,万几之暇,亲阅韵书,见其比类失伦, 声音乖舛。召词臣谕之日:“韵学起于江左,殊失正音。有独 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 如虞模、麻遮之属。若斯之类,不可枚举。卿等当广询通音韵 者,重刊定之。于是,翰林侍讲学士臣乐韶凤,臣宋濂,待制臣 王馔,修撰臣李叔允,编修臣朱右、臣赵曛、臣朱廉,典簿臣瞿 庄、臣邹孟达,典籍臣孙蒉、臣答禄与权,钦遵明诏,研精覃思, 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复恐拘于方言,无以达于上下,质正于左 御史大夫臣汪广洋、右御史大夫臣陈宁、御史中丞臣刘基、湖 广行省参知政事臣陶凯,凡六誊稿,始克成编……书奏,赐名 日《洪武正韵》,敕臣濂为之序。 虽然是奉上谕编纂、皇帝赐名的韵书,《洪武正韵》的命运有点 不可思议,在明朝灭亡之前几乎除南曲曲论例外,没人遵用。陆容 (1436~1494,江苏太仓人)《菽园杂记》卷十云: 国初惩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风草然。 圜 主垦查垡塞兰茎垦兰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然有面从于一时,而心违于身后者数事。如洪武钱、大明宝 钞、《大诰》、《洪武正韵》是已……《洪武韵》分并唐韵,最近人 情,然今惟奏本内依其笔画而已。至于作诗,无间朝野,仍用 唐韵。 钱谦益《洪武正韵笺序》(《牧斋初学集》卷二十九): 至于《洪武正韵》,高皇帝命儒臣纂修,一变沈约、毛晃之 旧,实于正音之中,昭揭同文之义。而今惟章奏、试院稍用正 字,馆选一取叶韵而已。学士大夫束置高阁,不复省视。其稍 留心者则日:“圣祖固以此书为未尽善,此未定之本也。”噫,可 叹喾。 清代康熙年间,邵长蘅《古今韵略·例言》又云: 明初,太祖诏宋濂等刊修《洪武正韵》,删并部分,省为七 十六韵。濂等又奉敕校刻《广韵》,遵《洪武正韵》分合例,注则 仍旧。(原注:见宋濂题后。)然书竞不行。 《洪武正韵》为什么没有得到明代文人的重视,前贤、时贤都提 出过一些解释: 第一,《洪武正韵》编纂未尽完善。王力(1980:83)认为,“不古 不今,不南不北,参考价值就很低了。周宾所《识小编》:‘洪武二十 三年,《正韵》颁行已久,上以字义音切尚多未当,命词臣再校之。’ 可见此书在明代也是行不通的”。《洪武正韵》的分韵继承宋元“中 原雅音”观念,文字释义抄袭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陆容《菽园 杂记》承认它“分并唐韵,最近人情”。我们不能过分贬低《洪武正 韵》的价值。 第二,明代科举不考诗赋,不需官韵。事实上,进入翰林的新 进士参加朝考,一般都要交出各体诗赋作品,必须掌握古今诗韵的 知识。李维桢(湖北京山人)回忆,隆庆二年(1568)登第人翰林,不 得不利用元人黄公绍编、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 余初入史馆,学为诗赋,而不习韵。客有以黄直翁《韵会 圜 .中国古佳塞学_窭蔓.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举要》见遗者,旷若发蒙,以为可无遗憾。(李维桢(《韵会小补 叙》,万历二十四年(1596) 上面第一、第二两点都不足以说明《洪武正韵》“不行”的原因。 下面试从明代胡蓝党案、靖难之变等政治性事件解释《洪武正韵》 被埋没的过程。 二 《洪武正韵》七十六韵本√L十韵本的废兴 洪武年间,朝廷纂修或刊刻的韵书有四种:(一)《洪武广韵》、 (二)《洪武正韵》七十六韵本、(三)《洪武正韵》八十韵本、(四)《洪 武通韵》。 (一)《洪武广韵》 可能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