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8卷第 1期 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Vo1.28No.1
2008年2月 Chemistryand Industry ofForestProducts Feb.2008
万寿菊花 中叶黄素提取及分离提纯的研究
秦 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 林产化学工程
重点开放性 实验 室,江苏 南京 210042)
摘 要: 研究了利用正 己烷和 乙醇混合溶剂,或石油醚溶剂,从万寿菊花粉提取、分离、提纯叶黄
素的方法。最适工艺参数:正己烷 (为提取剂)和95%乙醇 (体积比3:2),提取温度60℃,提取 时
QINQing 间4~5h.提取次数5~6次,液料 比15:l(mL:g);皂化温度 55~60℃,皂化时间6h。按本工艺条
件操作 ,万寿菊花中叶黄素得率为7.5%~7.9%。
关键词 : 叶黄素;万寿菊;提取;分离;提纯
中图分类号:TQ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2008)01—0055—04
StudyonExtraction,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of
Luteinfrom Tageteserecta Linn.Flowers
QINQing
(InstituteofChemicalIndustryofForestProducts,CAF;KeyandOpenLab.on
ForestChemicalEngineering,SFA,Nanjing210042,China)
Abstract:Methodofextraction,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ofluteinfrommarigold(TageteserectaLinn.)flowersbyhexane—
ethano1.orpetroleumetherwereinvestigated.Theoptimumprocessingconditionsare:hexane(asextractionsolvent)and95%
ethanol(volumeratio3:2),extractiontemperature60 ,extractiontime4-5h,extractiontimes5-6times,ratioofextraction
solventtomarigold15:1(mL:g),luteinyield7.5%-7.9% ofdrymarigoldflowem
Keywords:lutein;marigold;extraction;separation;purification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 卜素,具有抗氧化能力,能用来保护人体细胞 自由基。叶黄素在人体内能转化
为维生素A,防止有紫外光的辐射,保护视神经细胞免受伤害。研究表明叶黄素能预防眼部疾病,如 白
内障和青光眼,也可预防肺癌、前列腺癌、乳癌和心血管疾病。叶黄素属纯天然色素,无毒副作用,不溶
于水,溶于油脂、乙醇等 。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酸碱等特性。主要性能在于它着色性和抗氧化
性,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染料、水产品等行业¨J。万寿菊 (Tageteserecta
Linn.)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自从万寿菊花瓣中富含叶黄素被认识以来,对万寿菊花瓣中叶
黄素的提取和利用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公认万寿菊花是提取分离叶黄素理想的工业原料。从万寿菊中
提取的黄色素,在美洲、欧洲等许多国家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万
寿菊,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有粗制品叶黄素浸膏上市,但生产万寿菊叶黄素纯品
企业极少。目前,国家每年要花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