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长江三峡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存
水 涛
(南京大学历史系)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地区等地已经有
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关于长江三峡地区屈家岭文化的分布状况,也即这种文化的分布西界,近年来
通过对湖北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清水滩、重庆巫山大溪等地点的发掘,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收获,
特别是1998年秭归仓坪遗址的发掘,对于屈家岭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即是
根据这些最新发现,对三峡地区屈家岭文化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一、三峡地区屈家岭文化遗存的发现
1.宜昌中堡岛遗址
又经过多次调查…,1979年,湖北宜昌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发掘了这一地点[2|,
1985.198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对该遗址的再次大规模发掘bJ。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中堡岛遗
址的文化性质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中堡岛遗址主要有三类文化遗存,分别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相当于夏商时代的一种地方
文化遗存,其中的屈家岭文化遗存是本文关心的主要问题。综合各次发掘已经发表的材料,可以知
道,该遗址的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是一些居址遗迹和遗物,没有发现墓葬。居住遗迹包括一些房址
和灰坑等,房址由于多被破坏,仅留房基,整体形状不甚清楚。灰坑有椭圆形、不规则形和圆形多
种,但以前两种为多见。发现的遗物一般比较丰富,有石器、陶器等。
石器常见一些体形较小的器物,制作的方法以磨制为主,或者先打后磨,打制石器明显较少。
器物的种类有斧、锛、凿、铲等,石料一般就近采自长江岸边的冲积砾石层中,制作石器的多是较
坚硬的喷出岩类和侵入岩类的石料,它们应来自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等地,而本地常见的沉积岩类石
料较少用做石器原料。
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褐陶为主,泥质橙黄陶、黑陶及夹砂灰陶次之,还有少量黑皮陶。除大
量素面陶外,所见纹饰有绳纹、横篮纹、戳印纹、弦纹、附加堆纹、太阳纹及镂孔等。主要器形有
折腹豆、敛口彩陶碗、钵、缸、高圈足杯、壶、器盖、夹砂罐、夹砂陶釜、盆、杯等。另外,还见
有一种猪嘴形支座。
由于中堡岛遗址发掘的主要材料尚未发表,其他更多的信息我们还不十分清楚。
2.宜昌杨家湾遗址
杨家湾遗址位于宜昌县三斗坪公社杨家湾大队,东距宜昌市40余公里,西距三斗坪旧镇4公
里,遗址在长江南岸的缓坡土岗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长江队曾在此做
126 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过试掘[4j,1980年,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又在此做了抢救发掘[5J,1985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J。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的发掘工作首次发现了屈家岭文化的遗存【7
在这里发现的是一个屈家岭文化晚期墓地和一些屈家岭文化居址遗存堆积,包括房址、灶坑、
灰坑等。已发掘的48座墓葬大多是土坑竖穴墓,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也见有成年人合葬和母子
合葬的现象。墓中的随葬品显示了男女性别的差异,男性多随葬石斧等大型石器,女性则多见随葬
陶纺轮,随葬品中的陶器有高圈足杯、盂形器、双腹豆、双腹碗等。杨家湾遗址地层所出的屈家岭
文化遗物包括折沿罐、釜、双腹碗、双腹豆、平底钵、高圈足杯、盂形器、器盖等,遗址和墓地的
年代范围非常接近。
3.宜昌清水滩遗址
清水滩遗址位于宜昌县三斗坪公社(现三斗坪镇),西距黄陵庙4公里处的长江南岸的缓坡台地
上,由于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1979年开始,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和四川I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
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引,两次发掘基本揭露了这一遗址的文化面貌。根据已经发表的简报材料,我
们可以看出,清水滩遗址的堆积可以区分为三期遗存,其中,一、二期遗存文化面貌接近大溪文化
系统。第三期遗存陶器以泥质黑陶为主,另有泥质灰陶、薄胎蛋壳彩陶等。基本器形有双腹豆、高
圈足杯、蛋壳陶杯、盂形器、夹砂陶鼎、器盖等,以素面为主,其他有弦纹、篮纹、镂孔等装饰纹
样。第三期文化的面貌明显属于屈家岭文化系统。
4.巫山大溪遗址
几次发掘均表明,这里基本是大溪文化的遗存,但是,从第三次发掘的报告所介绍的器物标本看,
遗址地层所出的遗物中,至少可以辨认出一少部分属于屈家岭文化的遗存,如B:10细泥红陶高圈足
杯,B:90细泥红陶猪嘴形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VIP
- 10kV变压器及高低压柜安装施工方案 - 电气安装工程.docx VIP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练习题.doc VIP
- GST-QKP04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检验报告.pdf VIP
- 专题13 看图写话-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北京某养老院居室空间使用调查研究.pdf VIP
- 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四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docx VIP
- 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在我心.ppt VIP
- 避免潜在的风险.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