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航磁异常多尺度分解及断裂研究.docVIP

北京地区航磁异常多尺度分解及断裂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第5期  地震学报  V01.28,No.5 2006年9月(504~512)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Sep.,2006 文章编号:0253—3782(2006)05一0504一09 北京地区航磁异常的多尺度 分解及断裂研究‘ 张  先”,+  赵  丽”  刘天佑2’  杨宇山2’ 1)中国郑州45000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中国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摘要在对北京地区航磁异常及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航磁异常 运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对北京市区的两条主要断裂,即北东向的顺 义一良乡断裂和东西向的板桥一八宝山一通县断裂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震的影响进行了重点 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北京地区航磁异常  多尺度分解  断裂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5.7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多年来,中国地震局一直把首都圈作为重点地震监测区,研究程度之高居全国首位; 而北京地区处于首都圈的核心地区,北京市的断裂分布与活动是地震监测与防震减灾工作 的焦点.本课题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北京地区航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 北京市区的主要断裂进行探讨. 1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航磁异常特征 北京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的中段.根据新生界底板的埋深和第三系的发育 情况,北京地区在地质上可分为3个单元,即京西隆起、北京坳陷、大兴隆起,北京市区则 处于北京坳陷之内.北京坳陷西北以高丽营一黄庄断裂与京西隆起为界,东南以通县一南 苑断裂与大兴隆起为界.北京坳陷内部也具有横向非均一性,自北向南由顺义凹陷、来广 营隆起、丰台凹陷、坨里一良乡凸起等一系列次级构造组成.北京市区基本上位于丰台凹 陷的范围内.1985年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完成了面积约5 000 km2的北京市区 及近郊区的1/10万正交网络航磁测量,获得了较高精度的航磁资料,为研究北京地区的地 质构造与结构提供了宝贵资料.我们选用这次航测的成果(即115。42 7E~116。43’E,39。40’ N~40。13 7N的1/10万的航磁资料)作为本课题数据处理及研究的基础. 北京地区除西部京西隆起有中生界、古生界及震旦亚界地层出露外,其余大部分地表 被第四系覆盖.新生界至元古界基本上为无磁性沉积层.太古界变质岩系具有明显的磁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2004—1138)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科技论著0512 2005—11—23收到初稿,2006—06—14决定采用修改稿. 十通讯作者.E—mail:zhangxian6164@sina.corn  万方数据 5期  张先等:北京地区航磁异常的多尺度分解及断裂研究  505 性,构成了研究区内磁性结晶基底.燕山期北京地区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形成了诸多酸性一 中基性火成岩体(鲍亦冈等,2001).太古界变质岩系引起的基底异常与火成岩体的强磁异 常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磁场分布.研究区内磁场大致由镇边城一高崖升高磁场区、温泉 升高磁场区、大安山负磁异常区、房山升高磁场区、大兴一通县平静负磁场区及长辛店一 顺义局部异常发育的变化磁场带所组成.以下筒述之。 镇边城~高崖升高磁场区位于研究区之西北角,由一北东向的升高背景磁场上分布有 数个近于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部异常组成,最大峰值为460 nT.根据地质资料推断,该区升 高的磁场背景及规模、强度较大的局部异常是由埋藏较浅的太古界磁性基底及隐伏的中酸 性岩体引起.温泉升高磁场区位于研究区中部略偏北的部位,区内有几个近圆形外貌特征 的异常组成.大者有数百平方公里,小者不到10 km2.其中,以强度和范围均较大的温泉 异常最为典型.该异常近椭圆形,长轴北东东向,范围为15 km×18 km,峰值在900 nT 以上,梯度一般为150 nT/km.推测这个异常是由中酸性一中基性的复式岩体引起的,磁性 强的可能是中基性岩体的反映,视磁化强度变化范围在500×10q~2 000×10-’A/m.大 安山负磁场区位于测区中部的西端,向西延出测区,以缓慢变化的负磁场为主,最大负值 达~110 nT。对比地质图,该区负磁场背景应当是较厚的上元古界、古生界沉积盖层与太 古界弱磁性基底的综合反映.房山升高磁场区位于测区的西南隅,以升高的正值背景及似 圆形的岩体异常为主.尤其是磁场区东部具有典型的中酸性岩体异常的特点,异常近于圆 型,峰值达560 nT.与地质图对比,该异常与房山花岗闪长岩体相吻合.通过地表磁测检 验,可以肯定似圆形异常是地表所见花岗闪长岩体的反映.该磁场区西部以背景值普遍升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