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池州项目(恋日港湾)可行性分析报告
新视窗企业广告策划公司
二OO四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项目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第四章 项目分析及项目定位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盈利分析
第六章 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分析第一章 前 言一、报告编制目的1、在对项目开发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地块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2、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开发经营策划提出初步意见,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3、结合公司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可行方式。4、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5、对项目决策及其实施的优化提出建议。二、报告编制依据1、市规划局规划方案;2、国家建设部及市颁布的与房地产相关法律与政策;4、房地产;5、现场勘察和实地调研所得资料。根据调查分析及以上资料,项目产品定位为中等档次的住宅新区。建筑形式采用组合式:多层0%,0%,商业及公共设施10%,并初步确定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总用地面积:亩。②容积率:1.4③总建筑面积:万
其中:多层住宅:万别墅:万
公建面积:万④绿化率:40%(以上数据是依据周边物业的指标参考提出的,该方案仅为初步方案,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池州地处长江南岸,自唐武德四年设州置府已有1382年历史。建国后历经“两撤三建”,区划变动频繁。1988年9月池州地区复建,1999年6月池州撤地设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5万。一市情特点综合分析比较,池州市情有五个特点:自然资源富足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比较落后。二发展现状、经济总量。池州人口占全省2.42%,面积占全省6.06%,经济总量大多没有占到与人口、面积相应的份额,主要经济指标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池州复建15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大多翻了两番以上。2003年,全市GDP75.5亿元,增长6.6倍,占全省1.9%;财政收入6.67亿元,增长近10倍,占全省1.6%;工业增加值9.65亿元,占全省1.2%;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增长4.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4.8倍,占全省1.9%进出口总额4559万美元,占全省0.8%;实际利用外资2050.3万美元,占全省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208元,比全省低492元。但有4项指标高于(或近于)应占份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亿元,占全省2.56%;旅游总收入5.2亿元,占全省2.65%;居民人均储蓄3862元,比全省人均低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比全省人均高240元。从皖江五市看,皖江五市总人口1172.8万人,总面积29687平方公里,池州分别占13.2%和27.8%。就总量而言,池州在皖江中大大落后于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就人均而言,池州与安庆基本相当。、经济结构①产业结构。历史上,池州一直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一直较大。直到1995年,三次产业结构才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三、一”。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池州为27∶36.3∶36.7,全省为21.7∶43.5∶34.8,皖江五市为14.76∶50.26∶34.98。与全省比,池州一产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二产低于7.2个百分点,三产虽然高于全省1.9个百方点,但仍处低水平。与皖江五市比,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更低。②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池州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是以一产为主。近几年,虽然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0多万,但农业劳动力仍占大头。2002年,全市一、二、三产业领域就业结构为60.8∶16.0∶23.2(全省为55.6∶18.1∶26.3,全国为50∶21.4∶28.6,皖江五市为46.36∶23.78∶29.86)。由此可见,池州劳动力一产就业率仍然偏高,二、三产就业率则相对不足。、经济质量①效益指标。总体水平是“两高一低”。2003年,池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8.8%,低于全省10.3%水平;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70.27%,高于全省127.88%水平;“九五”时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3%,高于全省34%水平。②环境指标。多年来,池州一直注重可持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比较协调。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7人,工业污染源少,“三废”排放量小,是理想的投资、居住地。③县域经济。2002年,全省61个县市(不含区)经济运行综合指数考核结果,池州3县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青阳县列29位、东至县列49位、石台县列56位。综合分析池州市情特点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池州是一个经济后发地区,是一个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地区。在新一轮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过程中应急设备配置与管理方案.docx
- 合规-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务讲座(80页).pptx VIP
- 无人机智能巡航路面病害检测方法、无人机和检测系统.pdf VIP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图集_可搜索.pdf VIP
- 智慧工地系统介绍PPT(共友).pptx VIP
- 生鲜商品配置(按月份).xls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JB-QGL-TX3016AJB-QTL-TX3016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Ver.1.3,2016.11 )》.pdf VIP
- 大连高金18T操作说明书.pdf
-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