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具有高含油量和高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低酚类化合
物含量,不及黑籽产生的大量具有苦涩味的单宁、蹂酸等多酚化合物,油的品质好。蛋白质
可消化率较高和检察种子成熟较易等优点。鉴于黄籽油菜的诸多优良特性,选育黄籽类型品
种则被国内外油菜育种工作者作为改造甘蓝型油菜品质的一条非常重要途径。但甘蓝型黄籽
油菜种皮色泽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种皮色泽的遗传行为明显不同。在研究甘蓝型黄籽油菜
的遗传机制时,前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把种皮色泽的遗传单独作为质量性状来分
析;另一方面由于种皮颜色深浅不一,又将其视为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实际上,由于甘蓝型
黄籽油菜来源复杂,种皮色泽呈现出了独特特点;不仅呈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的特征,还呈现
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属于典型的质量一数量性状,应用主+多基因遗传模式对其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己选育稳定的黄籽自交系GH06作为同一母本与稳定遗传的两黑籽自交系94005
和A800杂交,分别利用它们组合的6个世代 (P,,P2,Fl,131,B2和F2)通过植物数量性状
遗传体系主基因+多基因的联合世代分离分析法对种皮色泽和皮壳率的遗传作了系统分析,同
时在各分离世代研究了所考察性状间的相关性。论文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实物解剖显微镜测定种皮的曝光时间,通过计算它们的粒色指数 (T2/F,)能区分
不同色泽的种子。粒色指数越低,其种皮色泽越黄。从论文的结果和分析可看出,此种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是可行的,它可以快速、准确反映种子种皮色泽之间的差异,并可以克服以往
在判断种皮色泽时人为因素等的影响。
2.对两组合种皮色泽进行主基因十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属
于质量一数量性状,其遗传为I对主基因十多基因的混合遗传,多基因效应对种皮色泽具有很强
的修饰作用,同时环境对种皮色泽的影响较大。该黄籽和两个黑籽亲本间的主基因作用方式
可能属于同一位点存在不同复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假设ScI,Sc2和S,c为主基因的三个不同
复等位基因,其效应值为SclS介 Sc。黄籽GH06主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型为SCZSC2,黑籽94005
主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型为SCISCI,黑籽A800主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型为ScSc。由于SC,复等
位基因的效应大于CS,,复等位基因型SCS子表现为黑籽;$C2复等位基因的效应大于Sc,复
等位基因型SCZSC3则表现为黄籽。在组合GH06x94005的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十加性.显性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中,多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对种皮色泽的影响大。该组合主基因遗传
率以B:最高,B2和F2均较低;多基因遗传率B2和F2较高,而Bi最小。对于B,,B2和F2,
其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6.83%,61.44%和68.31%,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23.17%一
38.56%。在组合GH06xA800的1对加性一显性主基因+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模型中,主基因显性
效应为正向显性,其显性效应绝对值略大于加性效应。在多基因效应中,其加性效应明显,
而显性效应较小。主基因遗传率以B2最高,其次是F2和B1;多基因遗传率B、和FZ较高,而
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较小。对于BB2和F2,其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5.34%,85.92%和71.72%,
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14.08%^-44.66%.
3.对两组合种子皮壳率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表明,随组合不同,其皮壳率的
遗传表现为多基因遗传模式和1对主基因十多基因遗传模式,环境对皮壳率有一定的影响。黄
籽复等位主基因S,c 可能具有一因多效的作用,它不仅作用于种皮色泽的表达,同时还影响皮
壳率的遗传。在组合GH06x94005中,由于Sc,复等位基因的效应大于Sc2,抑制了Sc2主基
因的表达,而Sc,主基因对皮壳率不具有主效作用,所以皮壳率在该组合中则表现出数量性状
的多基因遗传。多基因存在加性、显性效应和加性x加性,加性x显性,显性x显性多种互作效
应,其显性效应和互作效应均较明显。多基因遗传率在Bi,B2和凡代相差不大,分别为79.56%,
77.71%,78.68%。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20.44%^22.290/o。在组合GH06xA800的1对加性
主基因+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中,主基因以加性为主;多基因效应加性效应明显,显
性效应不明显。说明控制该组合种子皮壳率这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加性效应的作用。主基因
遗传率以凡最高,其次为B2和Bi:多基因遗传率以巧和B,较高,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