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与再创造——论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的剧本创作.pdfVIP

重组与再创造——论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的剧本创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JoURNALOFTIANJIN CONSERVAToRYoFMUSIC 屠艳 重组与再创造 论歌剧 《卡佳 ·卡巴诺娃》的剧本创作 内容提要 : 歌剧 《卡佳 ·卡 巴诺娃》是 2O世纪捷克民族主义音乐家莱奥斯 ·亚纳切克创作的第 六部歌剧 ,剧本 由作 曲家本人完成。该剧本体现 出情节展开的生动性和戏剧 内涵的 丰富性 ,从歌剧戏剧主题的确立 ,人物形象和戏剧高潮的设置 ,到歌剧场面的组接与 转换,都做 了戏剧化的精心构思,同时每一步的精心谋划都 以音乐作为衡量戏剧抒 情性特质的标尺 ,为实现整部歌剧的戏剧性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 关 键 词 : 卡佳 亚纳切克 大雷雨 戏剧主题 人物形象 歌剧 《卡佳 ·卡巴诺娃》(以下简称 《卡佳》)是 20世纪捷克民族主义音乐家莱奥斯 ·亚纳切 克 (Leo§Jan6eek,1854~ 1928)创作的第六部歌剧,也是他成熟时期的典范之作。这部歌剧在创 作技法上融合了民族性与二十世纪音乐思维 ,以新颖、个性化的音乐语言突显出东欧的民族特 质,展现出一部捷克现代 民族歌剧的创作风范。 歌剧艺术始终要把戏剧特性视作 自己的第一生命 。 “戏剧品格是歌剧最基本的品格,戏剧元 素是构成歌剧形式诸元中最重要的一元”①。歌剧中的戏剧元素包括人物、情节 、场面、冲突、剧 词等范畴,是以歌剧剧本 (脚本 、台本)为载体来呈现的。歌剧 《卡佳》的剧本 由作 曲家根据俄国现 实主义剧作家亚里山大 ·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罗夫斯基 (AlexanderNikolayevichOstrovsky, 1823~ 1886)的戏剧 《大雷雨》改编而成,叙述了在俄国宗法制度的压迫下、一个不堪其苦的妇女 的爱情悲剧 。将文学名著改编为歌剧剧本,看似仅是艺术形式的转化,实则由于文学作品与歌剧 的形式规范的差异 ,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必然要遵从歌剧艺术的固有特性,从歌剧戏剧主题的重 新确立、人物关系的重新编排、戏剧结构的重新组合、戏剧高潮的重新构建等一系列方面对文学 作 品进行歌剧化 的重新审视与再创造 。 (一)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戏剧 大雷雨》 奥斯特罗夫斯基于 1848年踏上文坛 ,创作戏剧共 48部,包括喜剧 、严肃剧、历史剧 、幻想剧 等体裁。他将当时俄国文学界从未涉及过的资产阶级、商人、官吏、市侩等各阶层角色搬上了舞 台,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官僚体制、新兴资产阶级的荒诞贪婪 以及贵 族地主的腐朽没落,反映了广泛的社会主题 ,从而掀开了俄国文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① 居其宏 :《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年,第 17页。 收稿 日期 :2013—05—04 中图分类号:J6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530(2013)02—0031—07 作者简介:屠艳(1977一),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博士(南京,210013)。 3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 2期 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正处于社会最动荡的黑暗年代 ,代表沙皇农奴制及宗法制度 的保守势 力负隅顽抗,与商人、新兴资产者相互勾结,不甘心退 出历史舞 台。专横跋扈、愚昧蒙蔽随处可 见,广大农奴及下层劳动者啼饥号寒。这一阶段 的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一般,革命形势 日益高 涨,社会迫切需要改革 。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思潮也十分活跃 ,大量的文学作品都 以反 应社会生活及斗争为主题 。 戏剧 《大雷雨》堪称奥斯特罗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根据作家沿伏尔加河考察所获得 的 印象而作,完成于 1859年。作品描写的是农奴制改革前夕腐朽、黑暗的社会时代②,叙述了纯朴 善 良的少妇卡捷琳娜不堪忍受婆母的专横和丈夫的怯懦、自私 ,与邻家鲍里斯相爱 ,最终在一场 大雷雨来临前 向家人坦 白私情、后赴河而死的故事 。表面上看 ,这是一部表现 “善 ”与 “恶”的家庭 悲剧 ,实则揭示了l9世纪中叶俄罗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建立在农奴制经济基础 之上的各阶级的道德观念及思想意识,并对专制野蛮扼杀一切生机 的黑暗现实发出呐喊。它预 言了宗法社会的旧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