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踝关节骨折53例手术治疗回顾
?????????????????????? 作者:裴旭辉,吉星平,孙敏娟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手术;内固定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技术要点。方法:对53例经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5 a,采用苟三怀4级评价方法[3]评价,优29例;良1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4.9%;发生浅层感染2例,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松动2例,腓骨下段粉碎骨折不愈合1例。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强调外踝解剖复位的关键性。主张内、外、后踝和下胫腓联合同等重视,只有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才更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手术;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系创伤骨科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我们自1997年至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65例,其中53例获得随访、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中,男46例,女7例;年龄22岁~63岁,平均37岁;均为闭合不稳定性损伤;均为单侧踝损伤,右踝21例,左踝32例;受伤原因:矿井下压砸伤31例,跑跳扭伤11例,车祸6例,高处坠洛伤3例。 按照Lauge-Hansen分型[2]:旋后内收型Ⅱ度3例;旋后外旋型Ⅲ度16例、Ⅳ度7例;旋前外展型Ⅱ度3例、Ⅲ度 7例;旋前外旋型Ⅲ度9例、Ⅵ度6例;垂直压缩型2例。手术时机最短2 h,最长14 d,平均6.3 d。理想的手术时机是踝部出现严重肿胀之前(一般伤后6 h内);肿胀明显、皮肤擦伤或疑有复合伤者,先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择期手术。
1.2 治疗方法
手术切口:单侧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上气囊止血带。外踝采用外踝后方沿腓骨后缘切口,内踝采用内侧短弧形切口,需固定后踝时延长外踝切口暴露。整复固定:手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后踝,复位固定顺序一般为后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内踝。后踝采用1枚~2枚螺丝钉从后向前固定;外踝和腓骨下段骨折用钢板、克氏针或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用螺钉贯穿3皮质固定;内踝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或螺钉固定,三角韧带实际操作难以修复。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石膏托固定4周~6周,2周拆线,指导功能锻炼,拆除石膏后不完全负重活动,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于8周~12周取出。
2 结果
本组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 a,平均2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周~16周,按苟三怀4级评价方法[3]评价:本组优29例;良1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4.9%。2例发生浅层感染,经换药二期愈合,末影响骨折的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松动2例,无断钉发生;1例腓骨下段严重粉碎骨折不愈合。
3 讨论
3.1 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
三踝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目前尚存在争议,张铁良[4]认为后踝总是通过下胫腓后韧带和关节囊与腓骨下段相连,因此三踝骨折的合理固定顺序是后踝、外踝、内踝。事实上后踝的骨折往往是由于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紧张牵拉,同时受到距骨的撞击所致,而大于1/4关节面的后踝骨折多伴有距骨向后不同程度的脱位,只有将其复位固定,下胫腓后韧带松弛,才有利于外踝和腓骨的复位,因此我们倾向于张铁良观点。双踝骨折时一般应先复位固定外踝,旋后内收型损伤距骨内翻,常造成踝穴内上角的压缩,此时应先复位固定内踝,利用距骨向外的移位显露修复踝穴内上角的损伤,如先复位固定外踝势必对内踝损伤的处理造成影响。
3.2 手术技术及要点
AO观点[5]认为踝穴的稳定性依赖于:腓骨的正常长度以及其在胫骨腓骨切迹中的精确位置;下胫腓联合的完整。陆宸照[6]实验证明:切断内踝或切断内踝及下胫腓前韧带,踩关节无明显不稳定,切断外踝及下胫腓前韧带,外踝明显移位,同时指出距骨可随外踝的移位而移位;Ramsey等指出,距骨外移1 mm,即可使胫距关节面的接触减少42%,单位面积所受的负荷增加,必然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实践也证实,外踝包括腓骨下段骨折复位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和距骨即自行或容易复位,踝关节才能恢复其固有的解剖关系,因此,踝关节损伤的治疗,外踝的处理是关键所在。作者认为内、外、后踝及下胫腓联合之于踝关节的稳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踝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内踝和三角韧带可限制距骨向外的移位,后踝作为限制距骨向后脱位的阻挡结构,骨折后向后上的移位也同样引起踝关节的不稳定,治疗应同等重视。
3.2.1 后踝骨折的处理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累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贵州毕节十九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007-20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小型组织实施GB/T 45001—2020指南.pdf
- 2025贵州毕节二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算法合集之《浅析倍增思想在信息学竞赛中的应用》.ppt VIP
- TCSEB 0010-2019 爆破安全监理规范.docx VIP
-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 523-2011.pdf VIP
- 《周期性麻痹》课件.ppt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培训课件-中心医院.pptx
- 一种连续铸造半熔态轧制的铜铝复合板带及其生产工艺.pdf VIP
- 办公楼物业安全管理服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