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绪论 生物技术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材料生物技术 . . . 工业生物技术 含意:在工业规模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或部分使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制造,这种技术是应用微生物和生物催化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 核心目标:大规模利用生物体系(如细胞或酶)作为催化剂实现物质转化 生物催化(Biocatalysis) 利用酶或有机体(细胞或细胞器等)作为催化剂实现化学转化的过程。 以生物催化法合成的主要产品 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生物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市场中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到2020年,通过生物催化技术,将实现化学工业的原料消耗、水资源消耗、能量消耗降低30%,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扩散减少30%。 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目前生物催化技术已成为各公司争夺的目标并且已成为一些公司谋求发展和提升地位的工具 。 Degussa、DSM、Roche、BASF、Dow、Lonza等许多跨国公司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他们在生物催化领域里的生产能力。 生物催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新产品需求 (社会压力) -健康:医药、检测 -日用品:洗涤用品、乳品、生物可降解塑料 环境 (法律法规压力) -绿色化学、能源、温室效应 新发现或基础研究 (技术压力) -基因工程 /定点突变/定向进化、代谢工程、组合化学 得益/成本降低 (商业压力) -生物分离 生物催化剂工程的目标 开发生物催化剂:催化性能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开发生物催化剂工具盒:催化反应更广泛,功能更多样 改善性能: 稳定性, 活性,溶剂兼容性 开发分子模型: 新酶的快速重新设计 创造新技术: 用于新生物催化剂的开发 生物催化剂发展的工业展望 生物催化剂工程技术瓶颈 对生物催化剂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 对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包括途径间相互关系)缺乏理解 细胞工程化的方法十分有限(即代谢工程) 生产酶和辅因子的成本过高 当前生物催化的研究热点 新酶或已有酶的新功能的开发 根据已有底物开发新的酶反应 利用突变或定向进化技术改善生物催化剂性能 利用重组DNA技术大规模生产生物催化剂 利用有机溶剂或共溶剂开发新的反应体系 体内或体外合成的多酶体系 克服底物和产物抑制 精细化工品或医药合成技术的放大 辅因子再生 生物催化剂的修饰 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 生物催化剂高效生产与催化功能研究 强化微生物细胞培养与发酵的调控措施,研究酶的诱导策略 实现生物催化剂的自主和规模生产 分析生物催化剂所催化的特定基团开辟全新的生物催化反应 国内外酶制剂生产和应用现状 1 世界三大酶制剂公司 Novo Nordisk (丹麦) Genencor International(美国) Cuitor(芬兰) 三大公司销售额占世界总额的70% 二 我国酶工业发展阶段 1 1965 无锡酶制剂厂 淀粉酶 2 1979 糖化酶 3 碱性蛋白酶 4 中性蛋白酶 5 1993 耐高温淀粉酶 6 1998 国外大公司纷纷入驻1999年投产 国内酶制剂销售额比例 二.国内外酶制剂生产应用差异 1. 规模:国外多公司重组 国内重复建设、效益低 2 投入: 国外:开发经费高达15%,甚至19%销售额 国内: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占1%销售额 3 开发重点国外:大力研制、开发新酶种和新用途 国内:品种少、剂型少 三.我国酶制剂工业的若干对策建议 1. 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 加大科研投入 3. 发展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4 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品种 主要内容 1.1 酶学研究简史 1.2 酶的一般特征 1.3 酶的分类和命名及结构 1.4 酶学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 什么是酶及酶学?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酶学是研究酶在细胞内生物合成机理、酶的发酵生产及调节控制、酶分离提纯、酶的作用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酶的催化作用机制、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分子修饰、酶分子的蛋白质工程改性和酶的应用等内容。 1.1 酶学研究简史 酶的研究处于生物学和化学的衔接点,是一门内容广泛、发展迅速的科学。它的分支遍及很多领域,并与许多学科紧密联系,特别同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农学、药理学、毒理学、生理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酶独特的催化功能,近年来已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环保、能源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1.1.1 酶的早期研究 4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在酿酒、制饴、制酱等过程中不自觉地利用了酶的催化作用。 在我国古书《书经》中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