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与911-20081021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彭伟新.pptVIP

金融海啸与911-20081021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彭伟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海嘯與911 ~ 股市及經濟的相互關係 ~ 經濟週期及股市走勢: 股市走勢是經濟走勢的寒暑表; 經濟由谷低回升至高峰,再由高峰回落至谷低,週而復始; 當經濟向好時,股市會受到企業盈利預期增加而走勢上升; 當經濟放緩時,股市會受到企業盈利預期下跌而走勢偏軟; 股市升跌有序,屬正常走勢,但當市場上有太多的利淡消息影響的話,便會出現崩潰式下跌,形成股災。 恆生指數過去10年的走勢: 美國以往發生股災原因: 1929年:經濟進入大蕭條; 1973年:能源危機引發成本上升; 1987年:衍生工具平倉引爆程式沽盤;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 2008年:房屋市場崩潰引發次按風暴; 2xxx年…………. ~ 部份引致金融海嘯的投資產品 ~ 由按揭債券至抵押債務證券(CDO): 除了樓宇按揭可以證券化外,其他有抵押借貸亦可以進行證券化; 當中包括汽車按揭、信用咭及學生貸款; 發債機構為了令到有二手市場,一般會為發行的抵押債務證券進行評級; 在經濟向好及還款能力強時,評級會較高,甚至最高可以獲得等同國債的評級,顯示賴債風險較低; 但若果經濟轉差,賴債風險上升,二手市場便會癱瘓。 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 衍生產品的一種,投資者A向金融機構B投保公司C不會出現信貸違約的風險; 投資者A會向金融機構B邀交保費; 公司C出現信貨違約的情況,金融機構B便要向投資者A作出補償,金融機構B可能會因而大幅虧損。 為什麼金融機構B願意接受投保? 主要是因為公司C沒有出現信貸違約的情況,金融機構B收取保費,賺取盈利。 ~ 金融海嘯的源頭 ~ 所有的股災都是基於投資者過份的貪婪: 亞洲金融風暴後,資金在科網股熱潮後大量流返股市,並認為科網股可以持續上升; 自從科網股泡沫爆破,多間公司包括Enron及WorldCom等相繼倒閉,美國經濟愈來愈差; 美國聯儲局開始減息,希望以減息來支持經濟繼續增長; 由於減息後,市場充斥熱錢,部份資金流入房屋市場,令到美國及加拿大等地樓價繼續上升; 不過,股市仍未有見底; 而911發生後,美國聯儲局進一步減息,更令到熱錢過盛的問題加劇,亦成為了整個風暴的轉捩點。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後美息率走勢: 美國消費物價走勢及聯邦基金利率走勢: ~ 次按風暴的始未 ~ 為何歐美地區受創最大? 自從美國大幅減息後,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令到資金尋找新的投資出路; 歐洲資金亦因為歐洲央行跟隨減息而斥充大量資金; 在資金為了有較佳的收益,部份選擇了風險“較低”的債務抵押證券作為投資; 由於回報較美國長期國債佳,而風險評級亦相對高,吸引了很多的歐洲銀行買作為收息之用; 除了歐洲銀行外,本港中銀香港及中國銀行等中資機構亦有買入。 次按如何引發金融海嘯? 何謂次按(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按是指: 被信貨評級機構評定為次級(較差)的按揭資產/債務抵押證券; 借款人可能沒有足夠的還款能力; 又或用作抵押的資產下跌,資不抵債; 又甚至借款人已開始停止還款。 次按投資者便會在市場上大手沽售,令到價格大幅下跌; 次按證券二手市場癱瘓,投資者面對全部虧損。 美國聯邦基金利息及債券息率過去10年的走勢: 美國房屋價格指數及利率走勢: 股市走勢與失業率走勢: 財富效應消失下的金融市場: 美國樓市在連續加息17次以抑壓通脹下,2006年初樓市見頂下滑,另外,失業率由2007年初開始回升,令到美國家庭還款能力大為降低; 在失去收入來源或樓價跌幅太大下,美國斷供個案大幅上升,令到之前所發出的按揭債券出現賴債; 評級公司把該等賴債的債券評級調到垃圾級別,令到二手市場萎縮; 歐洲多間銀行原本持有的抵押債務證券頓時失去流通性,又或者價格大幅下跌,令到全年業績出現嚴重虧損; 部份銀行更因未能出售抵押債務證券,令到手頭現金緊絀,無法應付存戶提款,引起恐驚及擠提。 被金融海嘯吞噬的金融機構: 貝爾斯登(第5大投資銀行):被摩根大通吞併; 房利美及房貸美:由美國政府接管; 雷曼兄弟(第4大投資銀行):伸請破產保護=破產; 美林(第2大投資銀行):被美國銀行吞併; 華惠銀行(美國最大存款機構):伸請破產保護=破產; 富通銀行(比利時最大銀行):由多國政府出手注資; Borford Bingley(英國銀行):由英國政府國有化; 冰島3大銀行:由冰島政府國有化; 等等等......。 各國政府如何拯救市場: 為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各國政府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 即時大幅減息,以刺激股票市場的信心; 安排部份資金較缺乏的金融機構進行過渡借貸,接受評級較低的證券作借貨的抵押品; 直接入股銀行機構,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安排100%存款保障,增加存戶的信心,減低資金流出銀行體系。 以上措施只可以暫時止血,未能扭轉經濟下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