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生物絮凝剂 PR-2F 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摘 要
絮凝剂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各种污水处理的预处理。因
此开发一种安全无毒、絮凝活性高、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絮凝剂对生产工艺
改进,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效絮凝剂絮
凝性能、絮凝机理及廉价培养基作了重点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
(1)本研究从含菌丰富的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了 55 株絮凝剂
产生菌,絮凝率在 90%以上的有 3 株。其中菌株 PR-2 产生的絮凝剂 PR-2F
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的特点。
(2)通过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 PR-2 菌株为短芽胞杆
菌。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仅有少量附着在细胞表面,说明絮凝剂
PR-2F 是由菌 PR-2 在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胞外絮凝剂。
(3)对菌 PR-2 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以碳源、
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 pH 值、通气量、接种量和种龄为要素的
正交分析研究了 PR-2 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得出其培养特征:碳源为葡萄
糖,氮源为酵母膏+(NH4)2SO4,最适碳氮比 10~20,最适培养温度 30,
最佳初始 pH 值 7.0,最适通气量 120~150r/min,可获得胞外生物絮凝剂产
品,其产率可高达 5.1320g/L,且最高絮凝率可达 98.4%。
(4)使用味精废水作 PR-2 菌的替代培养基,发现 PR-2 菌能够在不外
加碳源、氮源的情况下,单纯利用适当浓度的味精废水合成微生物絮凝剂,
即一定浓度的味精废水可作为它的廉价培养基。此外,培养基灭菌与否对
I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絮凝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完全有可能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5)絮凝特性的研究表明絮凝剂 PR-2F 的热稳定性好;能溶于酸、碱
溶液,但不溶于有机溶剂中;用粘度法测得其分子量为 3.64×106,在避光
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絮凝剂 PR-2F 结构成分分析表明,
该絮凝剂是一种高聚物多糖,分子量高,分子链上分布着较多的羟基、羧
基等极性基团,且极性基团在分子链上分布均匀,絮凝剂分子容易与胶体
颗粒结合,更重要的是 PR-2 具有糖链结构,分子链伸展良好,增加了絮凝
剂分子的有效长度。
(6)絮凝机结构分析、Zeta 电位测定及氢键和离子键检测表明,该生
物絮凝剂带负电荷,属于阴离子型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它絮凝高岭土的主
要作用机理是以“架桥”作用为主,含量适宜、分布均匀的羧基、羟基使
絮凝剂分子能够充分伸展,有效发挥架桥作用。Ca2+则主要起压缩双电层,
吸附电中和作用。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芽胞杆菌,高聚物多糖,培养条件,培养基,絮凝机
理
II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SCREENING OF BIOFLOCCULANT PR-2F AND
ANALYSIS FOR ITS ASPECTS
Abstract
Microbial flocculants are safe and biodegradable macromolecular
flocculants secreted by microorganisms. Their degradation products are
harmless to the ecosystem and human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biodegradable bioflocculant with strong flocculating activity is attracting wide
research interest.
(1)55 strains produced bioflocculants were screened from soil and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only 4 of them can produce bioflocculant with
flocculating rate above 90%. Further optimization selection, flocculant
produced by PR-2 strain performs most excellently.
( 2 ) PR-2 strain i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p. 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s. The flocculant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broth, only a little adhe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