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烈士”黄齐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八烈士”黄齐生   “四八烈士”指的是1946年4月8日叶挺、王若飞等从重庆飞延安时的遇难烈士。同机遇难的还有一位67岁的老人,他就是近代大名鼎鼎的爱国教育家黄齐生。他的一生漂泊坎坷,充满传奇。为此,特连载已故知名作家王鸿儒先生的《黄齐生传》。本刊略作精简。   第十三章“不死则奋斗”   1.“义务宣传”   春深了。   黄齐生与延安军民一样,为民族抗战新的胜利而兴奋。这些日子,他认真阅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阅读过毛主席和王若飞等党中央领导人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文章,聆听过毛主席关于持久战战略思想的谈话,愈加感受到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卓越能力,也看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景。他渴望回到贵州故乡,为抗战尽力。恰在此时,日本侵略者从晋北、绥南发起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一度占领陕北的府谷。边区形势紧张起来,王若飞此际发表了《我们怎样保卫陕甘宁地区》、《为坚决保卫边区而抗战到底》等文章,边区军民进入战时状态,决心予侵略者以坚决打击。在此情况下,黄齐生与若飞商定,留下素昭母女、蔡之璋和两名随他到延安的学生,在这里学习和战斗。4月里,他与守瑜领着侄孙黄晓庄,离开了延安。   他们一路南行,所到之处,黄齐生都尽力宣传他在延安的见闻,鼓动团结抗战。在成都,他遇见旧时一位从事乡村教育的广西朋友堵述初,得知他此时正在李济琛领导下,从事反蒋抗日的地下活动,十分高兴,“在交换情况之后,他对我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可以说他当时是我的顾问,我得到他的教益不少。为了避免注意,我们总是相约在城外武侯祠会面,一谈就是半天。他对蒋介石的投降主义和国民党的腐败现象,是非常愤慨的。他认为中国唯一的希望,只有寄托在中国共产党方面,才能坚持抗战到底。他认为川滇黔的实力派都是骑墙的两面派,一切以自身的利害为转移,是动摇不定的。与他们联系,要提高警惕。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他一直鼓励我,要在抗战上多做实际工作,最好到前线去锻炼自己,他对我的教导,使我非常感动,所以以后我也由后方到前方去工作了”。   黄齐生来到长沙,前去看望平教会的同仁们。这几年里,平教会发展很快,影响越来越大,黄齐生离开定县之后,中外各界人士赴定县参观者,络绎不绝。黄齐生因此感到欣慰。他为自己一度为平教会的事业付出过心血而自豪,并向同仁们谈起为他们所关心的延安。当年同在定县高头村平教会公民教育部工作的堵述初,事后来到他们下榻的旅馆看望他,受到黄齐生一家热情的接待。   他鼓励堵述初也到延安去考察解放区的教育。“在旅社中,黄齐老恳切地劝我到延安去,看看延安的新事物和新气象。他认为我在定县工作将近10年,平教会的工作,虽然很有意义,但究竟范围不大,视野不够广阔,正应乘此全民抗战的良机,到延安去看看,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为国家民族多作贡献”。堵述初此前在长沙听过徐特立的公开讲演,又亲到八路军办事处拜访过徐老,十分向往延安,便作了代表平教会赴延安考察的请示和准备,得到晏阳初的首肯。黄齐生为此交给他一封致王若飞的信,请若飞在堵述初到达延安后,予以接待和照顾,帮助其考察任务的完成。随后,他们一起去拜访“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人物孙伏园。孙伏园当时接受平教会的推荐,接任衡山实验县县长。他们来到衡山后,“黄齐老和孙先生详谈了延安的情况”,其时孙伏园原在北平念高中的两个孩子,听了他的介绍,十分向往延安,便提出要与堵述初同行。”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回到贵阳,一面坚持在达德上课,一面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自号“石公”,以老而弥坚自勉。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威胁,他写下了《解放歌》,表达了心中强烈的反抗精神!   谁束缚你?解放!   谁压迫你?反抗!   只有那甘心做奴隶的人们,   一声儿也不敢响,   一点儿也不敢犟。   2.从贵阳到开蒙   但是他却不能不离开贵阳了,这是由“民先”贵阳队部遭受国民党当局的压制和破坏引起的。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阳地方队部成立于1938年4月,正是黄齐生回到贵阳的时候。“民先”是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首先由平津爱国青年组织起来的一个抗日救亡团体,以“动员全国武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境”和“成立各地民众武装自卫组织等为斗争纲领。贵阳“民先”地方队部的主要负责人张益珊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毕业生。与黄齐生在延安即已相识,黄齐生还乡后,他也紧跟着回到了贵阳。经与黄齐生联系,张益珊被安排在达德分校履三小学担任音乐教师。   “二一九”事件后的贵阳,虽然白色恐怖严重,但是群众的爱国热情并未因此减弱。尤其是台儿庄之战后,日寇改变了作战计划,国民党军队完全陷于被动。眼看大片国土沦丧,徐州失守,武汉将被包围,国难更加深重,群众的抗敌情绪更因之高涨起来,要求重建抗日救亡组织、展开对敌斗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民先”应运而生。成立不久,便迅速发展起来,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