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曾 剑 玉 课前导读 课程内容 牙槽嵴的作用 口腔前庭的组成 口腔本部的组成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无牙颌(edentulous jaws):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 关键问题 牙槽嵴有什么作用? 口腔前庭有哪些分区? 呈弓背状 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对于总义齿承受合力、义齿固位有重要作用 一、牙槽嵴(alveolarridge) 口腔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黏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1.唇系带(labial frenum) 原中切牙近中交接线的延长线上,扇形或线性黏膜皱襞,唇侧基托应形成相应的切迹 2.颊系带(buccal frenum) 前磨牙牙根部,颊侧基托应制成相应的切迹 唇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颊系带之后为后弓区 二、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 3.颧突(zygomatic process)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部位的骨突,表面覆盖的黏膜薄。相应的基托边缘应做缓冲 4.上颌结节(maxillary tuberosity) 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覆盖黏膜。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与颊黏膜之间形成颊间隙 5.颊侧翼缘区(buccal flange area) 在下颌颊系带至嚼肌下段前缘之间 颊棚区(buccal shelf area) 义齿基托在此区内可有较大范围的伸展,可承受较大的合力6.远中颊角区(distobuccal angles area) 位于颊侧翼缘区之后,嚼肌前缘。义齿基托不能伸展,否则会引起疼痛或义齿松动 关键问题 后堤区有哪些类型? 口腔本部有哪些分区? 三、口腔本部 1、切牙乳突(incisive papilla) 排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1)上中切牙的近中交界线 2)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 3)上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内 当牙列缺失后,使切牙乳突向前移约1.6mm,上颌两侧尖牙尖顶间的连线应位于切牙乳突后缘 2、腭皱(palatal rugae) 为不规则的波浪形软组织横嵴,有辅助发音的作用 3、上颌硬区(hard area),上颌隆突(torus palatinus)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受压后易产生疼痛。覆盖该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 4、腭小凹(palatine fovea) 上腭中缝后部的两側,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数目多为并列的2个,左右各1个。义齿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处 5、颤动线(vibrating line) ,也称“啊”线 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约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 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前后颤动线之间称为后堤区(post dam area)。此区宽约2~12mm,平均8.2mm,分为三种类型: 1)腭穹隆较高,软腭向下弯曲明显,后堤区较窄,不利于 固位 2)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有利于义齿固位 3)腭穹隆较平坦,后堤区较宽,有利于义齿固位 6、腭穹隆(palatal vault) 分为高拱形、中等形及平坦形 7、翼上颌切迹(pterygomaxillary notch) 为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为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提示 翼上颌切迹为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舌侧翼缘区后部是固位的重要部位,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标志 8、舌系带(lingual frenum) 动度较大 9、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s) 义齿基托边缘不应过长 10、下颌隆突(torus mandibularis) 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 11、“P”切迹(Passamonti notch) 下颌舌骨嵴前方,基托边缘应有相应的切迹 12、下颌舌骨嵴(mylohyoid ridges) 表面覆盖的黏膜较薄,其下方有不同程度的到凹 13、舌侧翼缘区(lingual flange area) 从前向后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舌侧翼缘区后部是固位的重要部位 14、磨牙后垫(retromolar pad) 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标志 垂直向,下颌第一磨牙的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 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 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内 思考 我们在做总义齿的时候,哪些部位要缓冲,哪些部位要利用起来? 总结 ? 无牙颌分牙槽嵴、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对于总义齿承受合力、义齿固位有重要作用 ? 口腔前庭包括唇系带、颊系带、颧突、上颌结节、颊侧翼缘区和远中颊角区 ? 口腔本部包括切牙乳突、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