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的“天宫一号”
40年前,美国人花费2.94亿美元建造了一个350立方米太空“豪宅”:宇航员可以吃龙虾、牛排,可以洗澡、理发、做体检,空闲时可以去图书馆看书,没事儿还能做实验——观察蜘蛛在太空是如何结网的……
“天宫一号”与“天空实验室”参数对比
名 称 天宫一号 天空实验室
轨道高度(千米) 370km 435km
长度/最大直径(米) 10.4m/3.35m 36m/6.7m
重量(吨) 8.5t 80t
活动空间(立方米) 15 m3 350m3
发射时间 2011年9月29日 1973年5月14日
设计寿命 两年 十年
使用寿命 NA 6年4个月
想象一下这样“惬意”的生活:每周洗个澡,闲了逛逛图书室,午餐吃龙虾,抬眼就可以看见远处蔚蓝色的地球——这就是当时的媒体给人类描绘的宇航员的幸福太空生活。1973年,美国人将当时最先进的空间站发射上了地球轨道,在那里进行数百项实验。但是几年之后,这个空间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慌乱。
——克里斯托弗·古恩克尔
对于远离地球的美国的宇航员来说,这里确实舒适:这里离地球435公里,孤独地漂在黑暗、没有生命气息的宇宙。这个太空舱有一栋二层小楼那么大,30米长,350立方米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但这里远谈不上奢华:这里有一个带特制帘的淋浴装置(特制帘罩可以防止失重状态下的水滴四处飘散)、一个悬空的睡袋、一个自带真空吸污的厕所、一个至少有36本书的图书室、一个飞镖盘。当然还有一个三角形的餐桌。吃饭时,三位宇航员被分别系在餐桌的一边,可以通过舱壁的圆孔看到蔚蓝色的地球。“来个龙虾?或者来个菲力牛排什么的?”这些特制的冷冻食品不再是像挤牙膏一样从管子里挤到嘴巴里,而是放在特制的餐盘上的一个个小格挡里,宇航员可以加热后食用。
正如后来杰克·洛思马说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荒无人烟的旷野里忽然遇到一间温馨的小屋一样。”英国的《卫报》把这个空间站美化为“太空旅馆”。
天上的“诺亚方舟”
1969年美国成为首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1973年5月,他们将人类文明发射进入了太空:宇航员在“天空实验室”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行动自由和舒适,这个空间站造价达2.94亿美元。《华盛顿邮报》也欢欣鼓舞地宣称“这是迄今为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宇航器”。有本基督教杂志在报道时甚至使用了这样的标题——《天上的诺亚方舟》。
事实上,这个太空中的诺亚方舟将给人类开辟新的世界:宇航员计划在这个空间站上进行数百项科学实验,多光谱照相机将对准地球扫描,探测地球上一些未知的矿产带和受污染的地方。这次太空旅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这些好处是惠及全人类的。
但是仅仅过了1分钟3秒,这个美好的梦想就受到了打击。1973年5月14日,“土星五号”火箭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发射升空仅仅63秒后,空间站上的“微流星/阳光防护罩”就被高速气流冲掉了。530秒后,六块太阳能电池板中的一块也脱落了。而当“天空实验室”到达轨道后,那块缺失了一块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翼甚至没能伸展开来。
由此,一系列致命的连锁反应开始了:供电时好时坏,而这之前美国宇航局(NASA)曾吹嘘由469块电池组成的“天空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是“最先进的能源系统”。同时,由于没有了隔热防护层,空间站的温度很快就升高到了65摄氏度。这个梦想旅馆这时就像是一个桑拿浴馆:原先预定在“天空实验室”升空后不久就要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并与空间站对接的三名宇航员也只能留在地面待命。
美国宇航局不甘心“天空实验室”计划早早夭折,因此组织工程师制定紧急计划:他们决定组成一个小组,他们将一块长12米、宽4米的遮阳板(除了发电还有遮阳作用)焊接在一些杆子上,为太空舱制作一顶遮阳帆,由宇航员将这个遮阳帆安装到空间站上。
查尔斯·康拉德,约瑟夫·科尔温,保罗·维茨三名宇航员承担起了这场避免空间站提前报废的计划。5月25日,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就像是到了沙漠” ,保罗·维茨和地面人员说,“有一股金属烧热后的味道。”维茨第一个进入空间站,刚开始宇航员们带着防毒面具,因为高温可能使舱内产生有毒气体。但是在用仪器测量后,他们发现舱内并没有有毒气体,所有其他一切也似乎运转正常,只有一颗孤独的螺钉漂在舱内。
“我们开心极了”
在三位宇航员将工程师们临时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好后,太空舱内的温度下降得很快,一会儿就下降了10摄氏度,宇航员也情绪高昂起来:“我们开心极了”,队长查尔斯·康拉德通过电视转播对数千万美国观众说。忐忑不安地围坐在电视机前的美国观众也如释重负。
这个三人小组在这个天空实验室进行了28天的科学实验,同年另外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4:论证结构与思路-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写作教学的探讨.pptx VIP
- 2025年中国DBE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VIP
- 筑牢金融数字防线: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docx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ppt
- 《让子弹飞》剧本.doc VIP
- 2025年水环境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DB4201T 620-2020 液化石油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