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文以辽宁省常用的来源不同的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个杂交
种为试材,采用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
探讨了各杂优群自交系及其杂交种形态、产量、生理性状的差异以及杂交
种的杂种优势表现,对不同杂优群组合杂交种与双亲的相关性以及影响产
量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不能用父母本间株高的差异来预测Fl代的株高优势,以Reid群为父本
与PB群组合,Fl代叶面积优势高于与其它群尤其是旅群的组合;以旅群
为父本的组合,Fl代各性状优势表现不同,形态性状优势较强,是利用穗
长优势的主要形式,但不利于Fl代穗粗和百粒重的选择,与Reid群组配
F1代产量优势较大,与PA、PB群组配优势较小。F1代光合速率优势不明
显,抗旱性生理指标中,只有Pro含量因其组合方式不同,Fl代有很大差
别,从其它指标来看Fl代具有的抗性较强。Reidx旅和PBxReid是利用行
粒数优势的主要方式,且Reid群作母本比其作父本Fl代优势要强;PAL群
作母本分别与旅群和PB群组合Fl代籽粒的库容量差异显著;其作母本F.
代百粒重优势较大,而PB群宜作父本:PB群作为新种质,以其为父本组
配的Fl代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优势仍较大,好于以其为母本的组合,光合
速率的优势表现较好,但杂交种产量差异显著,且干旱条件下MDA含量较
高,大于以其为母本的组合,所以对杂交种进行改良时要慎重选择组配方
式,适当尝试新种质。
2.FI代与亲本的相关分析表明:形态性状中父本的作用大于母本,产量性
状中穗粗和穗行数与亲本相关不显著,少数父本对Fl代的穗长有显著影响,
杂交种间产量与父母本的相关不同。以旅群为父本选用夹角较大,而新种
质如PB群选择夹角较小的自交系来组配,Fl代形态优势明显;PB群的每
一形态性状对Fl代都产生显著影响,而其它杂优群自交系只是在某些性状
的个别组合起作用,重视PB群的利用益于改良Fl代的形态。PB群用于四
平头群xpB和pAxpB模式时,首选长穗、粗穗及穗行数多的自交系;长穗、
粗穗、行数多的PA群作母本与百粒重大的PB群自交系组合,长穗、行数
多、籽粒长度大的旅群为父本与百粒重大的Reid群组合,Fl代产量优势潜
力较大。以旅群为父本对Fl代产量优势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与其搭
配的自交系不同,选择产量或高或低的自交系作父本来组配。F1代叶绿素
含量与母本的相关强于父本,而光合速率与父本呈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Reid群以及PA、PB群亲本对Fl代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选择高光合的旅
群与Reid群组台,低光合的旅群与PA群组合,Fl代光合速率都会具有较
高杂种优势。低Pro和MDA含量的Reid群与POD活性强的旅群自交系组
合,强POD活性、低MDA含量的PB群宜作父本,而Pro含量低的PB群
宜作母本分别与四平头群和Reid群组配,是Fl代抗旱性改良较好的杂优模
式。
3.产量构成因素中百粒重、行粒数和穗行数与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了
正的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说明增加玉米的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百粒重有助
于提高玉米产量。穗行数与行粒数通过负效应对产量进行影响,即二者存
在矛盾。长穗、粗穗的玉米可以间接增产,粗穗型的玉米增产作用稍大。
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以及光合
速率的加快益于高产: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通过正效应对产量进行影响,
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分别呈正的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叶绿素
含量的增加、蒸腾速率的加快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
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也是杂交种抵抗干旱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叶面积
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叶面积对产量的正作用大于株高,大叶型玉米
的选择更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
关键词:玉米产量相关分析杂种优势杂优模式
II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U 罱
一、玉米的起源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玉米(Zeamays)是高产作物,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增产潜力
大,在全世界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发展速度很
快。根据近年来的考古资料,印地安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已种植玉米,
而秘鲁国立农业大学宣布他们通过大量科学考察证明,秘鲁已有四千年的
玉米种植史;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1496年将玉米带到西
班牙大约在15世纪下半叶逐渐在各大洲传开。
玉米传入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