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地区丧葬仪式及其中的道教因素——以雕龙嘴村为例.pdfVIP

青岛崂山地区丧葬仪式及其中的道教因素——以雕龙嘴村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IOfWUharlPOIytechrliC 武 汉职 业·武技 术汉学 院文学报化二0研二 l究1年 第 ·十 二卷第 青岛崂山地区丧葬仪式及其中的道教因素 以雕龙嘴村为例 刘 幸,王夏凯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 “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 有 “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 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 了崂山地区民俗 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 百姓 生活 。 关键词 :崂山;雕龙嘴村;丧葬风俗;道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92.22,B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1X (2013)03—0010—04 洞之一 。洞有 4块 巨石叠架 而形 成 的洞 ,常年 白云缭 一 、 雕龙嘴村地理位置与所处道教文化环境 绕 ,因而得 名 。白云 洞始 建于 唐天 宝二 年 (公 元 743 (一)雕龙嘴村 由来 年 )。据史 料记 载 ,开元末 ,唐朝 道士 姜抚 求药 崂 山 , 在此修 炼 。宋 代 ,江南 道教 内丹 派第五 祖 白玉 蟾来 到 在 崂 山东部 沿海 的王 哥庄街 道 办事处 驻 地 东南 崂 山 ,对 白云洞 进行 了增修 ,白云洞 才形 成 了~ 座修 6.5公 里处 ,有一 山海 奇观— — “雕龙 嘴 ”。只 见海 岸 道殿 堂 。清 乾隆年 间 ,白云洞在 道士赵 体顺 的主持 下 一 岬角 深入 海 中 ,悬崖 下 入 大海 ,石岩 颜 色 赤黄 ,遥 进行 了一 次重修 ,建起 400多平 方米 的人工 建筑 。明 望形似 龙头 :海水 烘 托一 大 圆石 悬空 探 出 ,酷 似骊龙 末清 初至 民 国期 间 ,白云洞一 直是 道教 全真金 山派 颚下 珠 .此 石名 为 “钓 龙矶 ”;危 岩顶 部 有 两 棵 (其 中 的殿 堂 。清朝 乾隆三十 四年 (公元 1769年 )春 ,自幼 一 棵建 国前被 砍 )古朴树 ,像两根 龙须 。每遇潮 来 ,此 在太 清官 出家修道 的 即墨道 士王生 本带 领弟 子在 白 处洪 涛波 荡摇摇 欲 飞 ,云 雾缭 绕 ,远 看犹 如 巨龙在 戏 云洞 居住 修炼 。抗 日战 争时期 ,日军杀 死 了道 长邹 全 珠 。雄 居此 石西 边 的村庄 由此 取名 为 “雕 龙嘴 村 ”[11。 阳和道士 5人 ,烧毁 了 白云洞 建筑 ,白云洞从 此 中断 而在 周至元 的 《崂 山志 》是 以 “钓龙 嘴”来命 名 的。 了道事活 动 。如今 的 白云洞早 已没有 了昔 日的盛 况 ,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