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学 报,9(3);233
ActaGeneticaSinica
中华大蟾蛛(Bufobufogagarizans)血琳巴细
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转化’‘
李薇锦 尚克刚 孙景t2)
北(京大学生物系)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赊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在植物血球凝集素 P(HA)的刺激下所引
起的转化,并初步查明了转化的淋巴细胞的S期、G,期所占时间。用氖标记放射自显影手段
测定了细胞的转化率。用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的方法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
在新鲜血液中有0.1-0.2%的白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培养3天后,淋巴细胞转化率
为14.8%,第5天达48%。培养的第 ‘天有6-109Yo为第2次分裂。在秋水仙素处理3小时
的情况下,有丝分裂指数为7%5延长处理时间至10-15小时,则平均达10%。最高有丝分裂
指数为299o。转化淋巴细胞的S期为16小时,GZ期为3小时。
由于蟾蛛具有细胞大、染色体数 目较少的特点,特别是其胚胎发育易于观察和控制,
所以深人研究两栖类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有可能对细胞分裂和分化问题找到重要线索。为
此,我们作了中华大蟾赊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探索了其转化,并初步测定了其细胞周
期的S,G期的长度。这些实验结果也为核型分析、染色体复制顺序及姐妹染色体交换的
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于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1959年Hungerford改进Osgood的方法后,1960年
Nowell及 Moorhead又发现植物血凝素能够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为增殖细胞,因而使有丝
分裂细胞明显增加。这就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而迅速的方法获得体外生长的细胞群和有
丝分裂相。从而使血淋巴细胞能够成为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可靠的和方便的材料来
源。近年来,Seto(1964),Rounds(1973)和 Schmid(1978)等人相继报道了两栖类淋
巴细胞的培养成功。昊政安等 (1980)也做了中华蟾赊、黑斑蛙及金线蛙的血淋巴细胞的
培养工作。我们用氖一胸腺嚓咤核昔 (3H-TdR)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显示DNA合成,用
以识别转化了的淋巴细胞,并测定培养不同时间的淋巴细胞转化情况。用3H--TdR脉冲
标记法和 Quastler(1959)的标记有丝分裂追踪方法测得的结果用半高度法计算,求出细
胞周期中S,G期的长度。以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法确定细胞分裂次数。
材 料 和 方 法
实验于1980年3-6月进行。共用动物100只。其中部分由北京海淀街道花圃提
供,部分捕自北京大学校园。
本文于1981年1月2日收到。
1)本文是在李汝祺教授和昊鹤龄副教授指导下进行的,谨此致谢。
2)生物系76届毕业生。
234 遗 传 学 报 9卷
用2毫升注射器经肝素(500单位/毫升)湿润后,从心脏取血1.0--1.5毫升。室温下
将注射器垂直倒置30-60分钟。用140。角弯针头将分离出来的白细胞及上层血浆注人
5毫升培养基内,放在25CO温箱内培养。培养基配方为:
EaglesMEM 48毫升; 青霉素 1万单位;
0.5多水解乳蛋白用(不含NaClEarle氏液配)32毫升;链霉素 1万微克;
犊牛血清灭(活)20毫升; 芦山霉素 10微克;
NaHCO3调pH至7.0一7.2 动(物冬眠期每100毫升培养基加40单位胰岛素)。使用
时每5毫升培养基加自制PHA0.2毫升。自制PHA对蟾赊血球的凝集力 > ,提取液
总蛋白3.34.8毫克/毫升。
用0.1-0.4毫升全血直接注人培养基内进行全血培养,也可得到同样结果。
实验动物按性别分别编组。每次实验都用5-7只动物的混合血培养,以消除个体差
异。
培养物自培养之 日起,逐天取样制片。为获得较多的有丝分裂相,细胞用秋水仙素处
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猪1、3号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pdf
- 猪2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分析.pdf
- 猪5个群体SLA微卫星遗传多样性.pdf
- 猪13号染色体部分微卫星标记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pdf
- 猪13号染色体上拷贝数变异区内基因信息发掘及遗传规律分析.pdf
- 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 M857位点遗传变异分析.pdf
- 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在26个中外猪种中的遗传变异研究.pdf
- 猪ACTA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pdf
- 猪CAST基因多态性与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pdf
- 猪FIT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