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 0 ) 0 :
!#$%’( *+,-,./ 11 2 342 5 346 1777 综 述
植物转座子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廖鸣娟,董爱华,王正栋,朱睦元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87716)
摘 要:转座子作为插入突变原或分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且因其独特的性质已成为发现新基因和
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本文综述了植物转座子及其作为基因分离和克隆工具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植物基因
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转座子标签;转座子捕捉;功能基因组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
=943 1 ’ 7123 : 9;;1 1777 72 : 7342 : 74
!#$% ’#$()*(*$ #$+ %,- .))/0#%/*$ /$ 12$0%/*$# 3-$*4/0(
,
?%’@ A,./B-CD. $@EF ’,BGCD H I’EF JG+./BKL./ H J!M ACBNCD.
! , @
#$$%% #’ ()’ % *+)%,+%- . /0%1 )2, 3,)4%5-)67 . 82,90#: ;==? 0),2
.5(%’#0% 6OD.PQLPL.P GDR+ S++. T,K+UN CP+K VLO /+.+ ,PLUDW,L. D.K /+.+ XUL.,./ DP ,.P+OW,L.DU YCWD/+.P LO YLU+XCB
UDO WD//,./ ZCOWG+OYLO+ H KC+ WL PQ+X,DU XGDODXW+O,PW,XP LV WOD.PQLPL.P H WOD.PQLPL.P W+XG.,[C+P T,UU S+ D QLT+OVCU
WLLU VLO .+T /+.+ K,PXLR+ON D.K /+.+ VC.XW,L.DU D.DUNP,P G,P QDQ+O O+R,+T+K WG+ K+R+ULQY+.WP LV QUD.W WOD.PB
QLPL.P ,. /+.+ ,PLUDW,./ D.K XUL.,./ H DP T+UU DP ,WP CP+ ,. PWCKN,./ /+.+ VC.XW,L. ,. QUD.W
7-8 9*’+( 6QUD.W \ WOD.PQLPL. WD//,./ D.K WODQU \ VC.XW,L.DU /+.LY,XP
近 37 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其
: 植物转座子家族及结构
中在植物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 目。植物转
基因技术已成为改良植物农艺性状,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的重 世纪 年代末, 首先在玉米中发现
17 47 *DOSDOD AX_U,.WLX‘
要手段;同时,它也是进行诸如: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分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