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8课张居正改革检测试题岳麓版选修1.docVIP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8课张居正改革检测试题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权威资料!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阁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 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张居正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蒙古族不断南下劫掠 ②政府财政危机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葡萄牙侵占澳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明朝中期面临内外交困的危机,①④是外部危机,②③是内部危机。 答案:D 2.(2013·青岛检测)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行无阻,张居正采取了下列哪一措施(  ) A.严肃纲纪 B.设立驿站制度 C.创设颁行考成法 D.控制内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张居正认为必须革除无所事事、命令不行等积弊。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通,于1573年创设颁行考成法。 答案:C 3.下列符合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情况的有(  ) ①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 ②在试行后向全国推行 ③在推行过程中克服了重重阻力 ④一条鞭法成效显著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一条鞭法,目的在于考查其显性与隐性知识,如①就是隐性知识,而②③④就是教材明显体现出的知识,答案为B。 答案:B 4.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之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行商而致富,这与D项密切相联。 答案:D 5.右图为根据明代时期名相张居正的历史事实改编的古装政治题材大戏《张居正》剧照。在剧中张居正之所以身后被诋毁,祸及家人,主要因为(  ) A.明神宗的反对 B.改革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C.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D.张居正的去世 解析:张居正变法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 答案:C 6.下列各项属于张居正改革内容的是 (  ) ①实施边防新政 ②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③整顿吏治 ④整顿军队与科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整顿军队与科举属于王安石变法内容。 答案:C 7.据《张居正传》(第三册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A.农商并重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重农抑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古文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因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 材料二 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兴,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 解析:据材料一归纳“一条鞭法”的表现,由“李贽”可判断新思潮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答案:合并赋役项目,统一征收银两;以田亩多少为主要征收标准;允许纳银代役。批判传统僵化的儒学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 (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 解析:结合“一条鞭法”的影响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消极影响回答。 答案:“一条鞭法”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兴盛的现实,放松了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但其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钳制和阻挠新思潮的兴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