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2).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营养学报2013,25(2):268-274 ChineseJournal Nutrition ofAnimal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3.02.006 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高权新1’2 王进波2尹飞2马向明3施兆鸿H (1.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2.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分子设计与营养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315100;3.中国石油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东营257091) fluorescent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reen 的荧光,不具有物种专一性,且易于在细胞内表达,已作为标记物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本文对荧光蛋白的发现、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阐述了GFP在动物营 养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作用机理;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852.1 文献标识码:A 荧光蛋白已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利用,成 为了当今生物学研究者强有力的帮手。科学家们 团,经共价键连接而形成对羟苯甲基咪唑烷酮,可 利用这一先进的工具,在整个生物学界掀起了生 被光激发产生荧光“J。许多科学家利用荧光蛋 物技术革命,比如利用三磷酸鸟苷(GTP)标记脑白的发光机理,将水母中荧光蛋白基因提取出来, 组织,可以监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等,这无疑是生 转入其他生物体内,使得生物变幻的多姿多彩。 物学史上的奇迹。本文阐述了荧光蛋白的发现、 2000年,荧光兔(图2)在法国诞生胪j,随后荧光猫 发展及利用,展示了荧光蛋白空前的显像技术及 其他一系列强大的功能,概括了在动物营养相关 月24日,东北农业大学的刘忠华教授主持的转基 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的生物学以及动物 因克隆猪课题获得成功(图5)旧J。 营养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GFP在生物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1 荧光蛋白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 2.1 显像技术 1962年,下村修在一种生活在北冰洋寒冰水 由于荧光蛋白有多种颜色,且稳定、无毒,所 vic- 以荧光蛋白可使得动物体内复杂的系统结构可视 域的水母——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 fluo— 化。Livet等一。用多种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对神经 toria,图1)体内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rescent protein,GFP),并纯化了GFP。马丁·沙尔系统进行了基因标记,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大脑 菲发现了GFP的价值,并第1次运用GFP这个神的集成线路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神经细胞以及细 奇工具投入试验研究。1994年钱永健改造了胞间的相互作用。图6中五彩缤纷的色彩形象地 展现了复杂的神经网络。另外,荧光蛋白还可用 GFP,使得GFP的荧光变强、变色。这3位科学家 由此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2j。从此,荧于生物发育领域,能够形象的观察生物体的器官 光蛋白带来了生物技术的新革命。 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发育学研究的深入,荧光蛋 从水母体内发现的GFP是由238个氨基酸构白必将成为强有力的工具u…。Wan等u刈发现用 收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l3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高权新(1982一),男,山东淄博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水鱼类养殖研究。E-mail:gaoqx2008@163.corn }通讯作者:施兆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mail:shizhh@hotmail.corn 万方数据 2期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